發車音樂:日本獨特的鐵道文化,悅耳動聽的城市名片

文化 社會 生活 音樂 觀光旅遊

藤澤志穂子 [作者簡介]

不知從何時起,日本的車站內通知列車出發時,提示音不再是刺耳的鈴聲,而是悅耳的旋律在月臺響起。這種發車提示音被稱為「發車音樂」,其特點是使用具有當地特色的音樂,很多地區還借此助力地方經濟的振興。

最早的發車音樂

其實在此之前,還有更早採用發車音樂的地區。

在可考的範圍內,目前最早的發車音樂,是大分縣竹田市豐後竹田站1951年開始播放的《荒城之月》。

這首歌曲是瀧廉太郎(1879-1903年)的代表作。這位作曲家英年早逝,他的少年時代是在竹田市度過的。據說,他是聯想到市內保存至今的岡城遺址而創作的這首歌曲。最初是當地人拿著唱片到車站,在列車發車時,用擴音器播放這首樂曲,後來成為這個車站的發車音樂。

當時唱片品質很差,據說從開始播放起,12年間更換了80多張唱片(《大分合同新聞》1963年4月26日刊)。從1988年起,音源改用竹田市少年少女合唱團錄製的版本。那麼,發車音樂誕生的時機究竟為何出現在戰後的混亂不安的時期呢?

豐後竹田站月臺(筆者拍攝)
豐後竹田站月臺(筆者拍攝)

這跟竹田市曾經是「隱匿基督徒的城市」有關。這裡以前一直透過基督教了解國外文化,至今依然保存著二戰前舊竹田町議會希望透過旅遊振興城市經濟的決議記錄。

與同在大分縣的別府和湯布院等全國知名溫泉勝地相比,竹田是個鄉土氣息濃郁的溫泉小鎮。當地人以瀧廉太郎為驕傲,傳播其事蹟的願望非常強烈。面向高中生舉辦的「紀念瀧廉太郎全日本高中聲樂大賽」,截至2024年已經舉辦了78屆。這個活動的源頭就是始於二戰後的紀念音樂祭。如此這般,發車音樂的魅力,蘊藏在當地人傾盡全力「激發地方活力」的故事當中。

下一頁: 發車音樂能否打動外國遊客?

關鍵詞

鐵路 富士山 原子小金剛 鐵道 新幹線 JR 高田馬場 發車音樂 瀧廉太郎 坂本九

藤澤志穂子FUJISAWA Shihoko簡介與署名文章

昭和女子大學現代商業研究所研究員,前全國性報紙經濟記者。於早稻田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戲劇專業中退。曾擔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訪問研究員、放送大學兼職講師(媒體學)等職務。著作:《發車音樂物語》(交通新聞社新書,2024年)、《學習院女子與皇室》(新潮新書,2023年)、《釣魚狂三平的夢想-矢口高雄外傳》(世界文化社,2020年)、《出世與頭銜》(新潮新書,2017年)。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