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400」紀念的歷史性邂逅

文化 歷史 國際交流 臺灣香港

平野久美子 [作者簡介]

建於荷蘭統治時期的古蹟「赤嵌樓」,是臺南的知名旅遊景點之一。在園區內有一群石雕人像靜靜地矗立著,是最後一任臺灣長官揆一於1661年向勝利的鄭成功低頭以示投降的姿態。今年是臺南市迎接開府400年的重要里程碑,雙方的後代子孫跨越遙遠時空,實現歷史性的會面,也是臺南市民鍥而不捨奔走下的努力成果。

雙方後代的歷史性會面

自1624年起,臺灣受到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統治,揆一(Frederick Coyett;1620~1687年)是最後一任臺灣長官。400年後,於2024年4月27日,揆一的14代子孫葛麥可偕太太琳達,以及15代子孫亞力,從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出發,千里迢迢來到臺南。迎接他們的則是驅逐荷蘭人、成為臺灣統治者的明朝遺臣鄭成功(1624~1662年)的10代子孫鄭達娟、鄭達仁、鄭達智等人(他們是鄭成功第6代子孫鄭寛的後嗣)。

雙方後代握手致意,沒有誰輸誰贏,不同於「赤嵌樓」(普羅民遮城)旁的石雕人像,他們面帶笑容互相注視,彷彿是在說「終於見上一面了」。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統治長達38年,在臺南(當時的地名為大員)一帶建立要塞,進行實質統治。安平區保存至今的「安平古堡」(熱蘭遮城),與臺南市區的赤嵌樓並列為象徵荷蘭統治時期的古蹟建築。

荷蘭東印度公司是以日本產的銀銅等貴重金屬、中國產的絲綢和陶磁器、印度的綿織品、東南亞的香料為主,進行轉口貿易,為荷蘭帶來龐大的財富。然而,1661年,明朝遺臣鄭成功率兵攻打臺灣,鄭、荷兩軍展開了大約1年的激烈攻防戰後,荷蘭人於1662年2月投降告終。

雖然臺灣長官揆一勉強保住一命,後來被流放到巴達維亞(現印尼雅加達),作為敗軍之將長期被幽禁在孤島上,即使被遣返回荷蘭,仍然受到禁足令的限制,67歲在阿姆斯特丹過世。

臺灣長官揆一(左)向鄭成功(右2)低下頭,並且遞交降書。
臺灣長官揆一(左)向鄭成功(右2)低下頭,並且遞交降書。

即使在臺灣,也鮮少人知道臺灣長官揆一是瑞典人,因為在巴達維亞建立總部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是從各國網羅人才的跨國企業。

揆一和日本的淵源頗深,在前往臺灣任職之前,分別於1647-48年和1652-53年,兩度擔任從平戶遷移到出島的荷蘭商館館長,任期中也曾謁見江戶幕府第四代將軍德川家綱(1641-1680年)。擔任館長期間,他曾經寄給巴達維亞本部的大量書信,一經調查,發現內容不單是貿易報告,也記載了日本及東亞的社會風俗和局勢、明清之間的權力爭奪、明軍進攻臺南的可能性等,分析相當詳盡。此外,他很早就預想到危險性,認為不只是鄭成功,清朝軍隊總有一天會攻佔荷蘭統治的臺灣,並為此感到擔憂,但是巴達維亞總督方面似乎不理會他的意見。如此這般,包括日本在內,揆一對於大範圍的東亞局勢也相當精通,從他的經歷和能力來看,能夠被提拔當上臺灣長官是理所當然的事吧。

下一頁: 神格化的鄭成功

關鍵詞

臺灣 荷蘭 出島 混血兒 臺南 德川幕府 清國 平戶 鄭成功

平野久美子HIRANO Kumiko簡介與署名文章

紀實文學作家。曾任職出版社,後開始寫作。亞洲茶愛好者。2000年,著作《淡淡有情》獲得小學館紀實文學大獎。創作題材涉及亞洲各國,關注臺灣的日本統治時期。著有《鄧麗君的夢想華人歌星傳說》(筑摩書房)、《中國茶風雅的背後》(文春新書)、《多桑的櫻花──從臺灣漸行漸遠的「日本」》(小學館)、《創造了水之奇蹟的男人》(產經新聞出版、農業農村工學會著作獎)等。HP:http://www.hilanokumiko.jp/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