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戰爭,更重視「兩岸交流」的商機——前線島嶼金門・馬祖背後的盤算

政治外交

廣橋賢藏 [作者簡介]

每當美國和臺灣關係越趨緊密並增強軍備時,中國便在臺灣近海展開軍事演習,進行威嚇活動,臺海戰爭的危機似乎隨時一觸即發。位居臺海最前線的金門及馬祖列島的居民,是如何看待這般緊張的國際局勢?筆者實際走訪當地,進行採訪。

金門的命脈需仰賴中國

金門的水是來自中國的水。

在接受中國供水之前,仰賴地下水的島內已經是乾涸狀態,若超抽地下水,就會面臨到海水入侵的鹽化問題。考慮到淡水處理的成本過高,因此從中國引水的計畫浮出檯面。

2018年,從福建省泉州的水庫到距離約12公里到金門東岸的田埔水庫,架設海底輸水管線進行供水。

親自走訪田埔水庫,發現一旁立有寫著「兩岸共飲一江水」的石碑,顯現出金門和福建省的深厚情誼。

「兩岸共飲一江水」的石碑
「兩岸共飲一江水」的石碑

若能夠引水,意味著電力和瓦斯的輸送都有可能被實現,且幾乎沒有島民反對。再度感受到金門已做好準備,竭誠歡迎中國。

與中國難以切割的現實問題

關於連結兩岸大橋的興建計畫,筆者訪問金門縣選區的立法委員陳玉珍(49歲)。

「興建橋梁計畫是在國民黨馬英九執政時(2008〜2016年)提出。當時兩岸關係良好,往來相當密切,構想未來興建橋樑連接兩岸。即使直至今日,廈門也表明對於興建建橋樑已做好準備,反倒是當前執政的民進黨以『兩岸不宜過於親近』為由而躊躇,使得計畫遲遲沒有任何進展。」

當筆者問及是否擔心兩岸開戰?她表示:「像烏克蘭和俄羅斯那樣動用武力是愚蠢的」,認為兩岸問題是雙方坐下來談判即可解決。此外,即使金門和廈門之間建橋互通,由於目前的兩岸軍事平衡已傾向對中國有利的狀態,在人民解放軍步行渡橋前,中國發射的遠程飛彈和戰鬥機早已抵達臺灣本島。如今,不可能再發生猶如過往大規模軍隊「進攻」的情況。

她繼續說道:

「本來,金門居民和中國就有深厚的淵源和互相往來的歷史,須招攬中國遊客,基礎建設也仰賴中國,這是金門面臨的現實問題。」

下一頁: 比起中國,馬祖更重視與臺灣關係的強化

關鍵詞

美國 中國 日本 臺灣 金門島 蔣介石 白團 防衛 軍隊 馬祖 臺灣有事

廣橋賢藏HIROHASHI Kenzō簡介與署名文章

旅居臺灣的文字工作者,以編輯身分活躍。近作有《臺灣秘湯的迷走之旅》(合著、雙葉文庫)等書。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