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輕型電動車「Sakura」(櫻花),能否在全球市場贏得一席之地?

財經 技術 國際

大谷達也 [作者簡介]

作為輕型電動車(EV)中的明星,日產「Sakura」(櫻花)和三菱「eK X」這兩款兄弟車型銷售情況極其火爆。它們不僅質感優良,而且價格適中,具有啟動日本國內輕型車,乃至電動車市場的巨大潛力。在日本受到高度歡迎的這種新創意,到底能否通行於全球市場。本文將分析考察其可能性。

將會改變日本電動車和輕型車歷史的車型

今年5月面世的日產「Sakura」(櫻花)和三菱「eK X EV」兩款電動車一直銷售火爆。

與法國雷諾組成企業聯盟的日產汽車和三菱汽車工業於2011年成立了名為NMKV的合資公司,共同設計開發輕型車。兩個品牌迄今合計推出了8款輕型車。

相當於兄弟車型的「Sakura」和「eK X EV」是NMKV設計開發的第9和第10款輕型車,也是公司開發的首款電動車。

「Sakura」和「eK X EV」都是今年5月面世的。截至8月7日,「Sakura」收穫的訂單量已經達到約2萬5000輛,「eK X EV」截至8月21日的訂單量達到了大約6000輛。公司設定的銷售目標為「Sakura」全年闖入5萬輛大關,「eK X EV」全年1萬200輛,所以目前的訂單情況已經大幅超過預期。剛舉行完新車發佈會之後的一段時間,訂單量大幅超過計畫目標的情況雖然算不上什麼新鮮事,但在日本國內市場,電動車每月能賣出2000輛以上的現象就不得不說是極不尋常了。

除去車體內外設計因素,「Sakura」和「eK X EV」實質上是同款產品,所以為了行文方便,以下將它們統一稱作「Sakura」。

日產「Sakura」的兄弟車型三菱「eK X EV」(三菱汽車)
日產「Sakura」的兄弟車型三菱「eK X EV」(三菱汽車)

在對「Sakura」進行介紹之前,首先簡單回顧一下作為日本固有汽車規格的輕型車的歷史。

日本首次以法律形式規定輕型車這一分類,是在戰後不久的1949年。

當時還沒有任何企業生產這種類型的汽車,但1954年修訂法律,規定「發動機排量上限設為360cc」後,鈴木汽車工業(現在的鈴木汽車)於次年推出了第一款輕型乘用車「Suzulight SS」。同時,大發工業、富士重工業、東洋工業(現在的Mazda)、新三菱重工業等企業也紛紛正式投產輕型車。

日本迎來經濟高速成長時期後,輕型乘用車的市場需求開始快速成長。背景原因在於,除了車輛本身價格便宜外,政府還推出各種針對輕型車的優惠措施。比如,當時輕型車的機動車稅和重量稅低於註冊登記車(指的是一般小型車〈排量在660cc至2000cc之間〉和普通車〈排量超過2000cc〉等),甚至現在依然延續著這種傾向。

具體來說,註冊登記車按排量大小徵收2萬5000日圓到11萬日圓不等的機動車稅,而輕型車則統一徵收1萬800日圓。輕型車的重量稅為6600日圓,而註冊登記車則按重量大小分別徵收8200日圓到4萬9200日圓不等的稅金。

再接著說歷史,1975年,日本對輕型車的標準做出了更加精確的規定——「發動機排量360cc以下,長度3.0公尺以下,寬度1.3公尺以下,高度2.0公尺以下」。之後,隨著政府加強針對尾氣排放和安全性的要求,排量和尺寸數值逐漸擴大,到1998年時,做出了與現行標準相同的規定——「發動機排量660cc以下,長度3.40公尺以下,寬度1.48公尺以下,高度2.00公尺以下」。

同時,1970年輕型車的銷量為71萬7170輛,2020年達到了133萬1149輛,幾乎翻倍。保有量也從1970年的224萬4417輛成長到了2285萬7859輛,在乘用車總量中的占比從25.6%上升到了36.8%。

下一頁: 「Sakura」展現出的新價值

關鍵詞

電動汽車 EV 日產汽車 輕型車 LEAF SAKURA

大谷達也ŌTANI Tatsuya簡介與署名文章

自由撰稿人。大學畢業後在某電器製造商下設研究所內擔任工程師。1990年轉投汽車雜誌《CAR GRAPHIC》擔任編輯。就任該雜誌副總編後,2010年離職,成為汽車領域自由撰稿人。現在廣泛採訪報導從豪車到輕型汽車的各類題材,同時撰寫了大量關於尖端技術和汽車賽事的文章。2021-2022年日本年度汽車大獎(CAR OF THE YEAR JAPAN)評委、日本汽車媒體人協會會員、日本汽車運動記者會會員。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