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林正丈的「我的臺灣研究人生」

我的臺灣研究人生:日本第一個臺灣研究的據點「日本臺灣學會」設立之日(上)

政治外交

若林正丈 [作者簡介]

隨著臺灣民主化的過程推進,亦可見到臺灣研究在日本日漸興盛。筆者認為時機已然成熟,應該成立推動臺灣研究的據點而展開行動。

臺灣報紙的新聞報導在背後推了一把

根據川島先生的「官方紀錄」,成立學會的具體契機在於,1996年秋天東大教授藤井省三與我之間「確認了成立學會的共識」。藤井先生是文學部中國文學科的教授,研究魯迅等中國現代文學的同時,當時亦陸續發表關於日本殖民統治期開展的臺灣近代文學相關論述。「官方紀錄」至此並無錯誤,但在我的記憶裡,事情的來龍去脈如下。

1986年,我升任東大教養學部的助教授之後,以戴國煇先生所主宰的臺灣近現代史研究會成員為核心,開始舉辦稱為「現代臺灣研究會」的讀書會,曾在先前的連載文章裡提及。我從1995-96年的臺灣研究休假返國後,談到自己心中認為或許現在正是應該成立學會的時機,松田康博先生和佐藤幸人先生(任職於亞洲經濟研究所,研究領域為臺灣經濟、中台經濟關係論)等年輕研究者似乎亦有同感。

而當時由於校內行政工作之故,我前往本鄉校區之際,順道拜訪藤井省三先生的研究室。那時應該是1996年的秋天。當我打電話過去,因為言語難以說明清楚,藤井先生便到法文2號館的拱廊前迎接我。他帶我前往的是看起來好像會直接走出建築物屋頂的隱密研究室。他也讓我參觀藏書,兩人天南地北地閒聊,話題談到當時學界似乎有種氛圍,認為成立臺灣研究學會的時機已至。在我的記憶裡,談話僅止於此,並沒有「我決定要成立」,或者「兩人一起成立吧」這樣的內容。不過,我感覺藤井先生應該亦有成立之意,於是我便離開了本鄉校區。

不過數日後,翻開由大學幫忙訂閱的《中國時報》,發現有篇報導指出若林正丈將提案成立臺灣學會。我認為應該是在我拜訪藤井先生之後的該社記者結論下得太早。我心想,「唉,好吧,若已經被如此報導,那就成立吧」──來自臺灣的「新聞報導」預料之外地從背後推了我一把。

下一頁: 帶頭號召任務

關鍵詞

臺灣 研究 若林正丈

若林正丈WAKABAYASHI Masahiro簡介與署名文章

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該臺灣研究所學術顧問。生於1949年。1974年獲得東京大學國際學碩士學位,1985年獲該校社會學博士學位。1994年起任東京大學研究所總合文化研究科教授等職,2010年至2020年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術院教授、臺灣研究所所長。1995年4月-1996年3月任臺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2006年4月-6月任臺灣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客座教授。主要著書有《臺灣的政治——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戰後史》(東京大學出版會,2008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