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林正丈的「我的臺灣研究人生」

我的臺灣研究人生:日本第一個臺灣研究的據點「日本臺灣學會」設立之日(上)

政治外交

若林正丈 [作者簡介]

隨著臺灣民主化的過程推進,亦可見到臺灣研究在日本日漸興盛。筆者認為時機已然成熟,應該成立推動臺灣研究的據點而展開行動。

希望作為一個學術領域受到認可

1998年5月30日(星期六),日本臺灣學會的成立大會在東大本鄉校區的法文2號館3號教室召開。

當時剛進入梅雨季,天氣潮濕悶熱。這個教室的一側對著安田講堂前的廣場,那時五月祭(東大本鄉校區的校慶)剛好開始舉辦活動,當天邀請偶像歌手在現場演唱,於是只好將窗戶全部緊閉。

不過,讓現場悶熱程度倍增之原因,非僅如此而已。當天的參加者高達200名,超乎預期,擠滿了整個會場。我認為,日本的臺灣研究者終於齊聚一堂的那種熱烈氣氛,也讓會場熱氣蒸騰。臺灣的民主化推進之下,對於臺灣研究的關心也明顯地在日本學界拓展開來。親眼目睹如此景況,我希望,臺灣研究可以創出一個獨自的學術領域與知識探索的疆域,並獲得日本學界與知識界的認可;我也認為,在臺灣這個區域研究的領域,值得(作為一個獨立學術領域)深入探究。當時已非只有我以及我周圍的小型研究團體抱持著那樣的希望與想法。

日本臺灣學會的成立過程與成立大會的現場狀況,已由當時年輕的新銳會員川島真先生(目前為東京大學教授)簡潔亦得要領地撰文記錄,包含當日進行的紀念研討會「何謂『臺灣研究』?」之概要,其後刊載於雜誌『亞洲經濟』(『アジア経済』第39卷第10號,1998年10月)。這可以說是某種類似成立過程的官方紀錄吧。本文將記述某些未能記載於官方紀錄裡的個人回憶。

在進入話題之前,我想盡快說明的是,這個學會經過四分之一世紀,現在仍堅實穩固地存在並持續營運之中(現任理事長為東大教授松田康博)。今年的學術大會已經是第24回(加上成立大會時的研討會便是第25回),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肆虐之下,仍堅持以線上遠距或混合形式的方法舉辦,也線上邀請臺灣學者開辦國際會議。學會雜誌『日本臺灣學會報』的發刊數也來到了第24號。

下一頁: 臺灣報紙的新聞報導在背後推了一把

關鍵詞

臺灣 研究 若林正丈

若林正丈WAKABAYASHI Masahiro簡介與署名文章

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該臺灣研究所學術顧問。生於1949年。1974年獲得東京大學國際學碩士學位,1985年獲該校社會學博士學位。1994年起任東京大學研究所總合文化研究科教授等職,2010年至2020年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術院教授、臺灣研究所所長。1995年4月-1996年3月任臺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2006年4月-6月任臺灣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客座教授。主要著書有《臺灣的政治——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戰後史》(東京大學出版會,2008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