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根福壽院:日台媽祖的交流密史,以及與李登輝父親李金龍的回憶

文化 觀光旅遊 歷史 國際交流

位於神奈川縣的箱根,自古以來就是知名的溫泉勝地。走進蜿蜒的溫泉街道,左右都是百年以上的溫泉老旅館,一年四季都擠滿遊客。溫泉街道的中間,從一處陡峭的階梯爬上去後,映入眼簾的是一間古老典雅的佛寺,這間寺廟除了觀音外,也長年祭祀台灣人最常祭拜的神明——媽祖。

日本罕見的寺院供奉媽祖

福壽院位於山丘上一腳安靜處,歷史可以推到江戶時代。(筆者撮影)
福壽院位於山丘上一腳安靜處,歷史可以推到江戶時代。(筆者撮影)

位於山丘間的福壽院,推開大門後,正廳供奉著觀音菩薩。傳說在江戶時代左右,當時來往箱根的旅人,為了保佑旅途平安,在此建造小型廟宇,數百年來一直保佑著當地溫泉鄉的旅遊平安。

82歲的住持松根豐潔,在此廟宇服務超過半個世紀。而在正廳旁邊的一處偏廳,則是相當具有台灣風格,不只中央供奉台灣最熟悉的神明——媽祖,兩邊則是台灣廟宇常見的千里眼跟順風耳。

媽祖本身源自福建東南沿海,保佑出海漁船平安的神明信仰,而到現在,已成為守護海陸空交通安全,消災解厄與生意興隆的象徵。

位於福壽院正廳一旁的偏廳,則是供奉台灣傳統信仰媽祖。布置也相當具有台灣風格。(筆者撮影)
位於福壽院正廳一旁的偏廳,則是供奉台灣傳統信仰媽祖。布置也相當具有台灣風格。(筆者撮影)

神壇上頭高掛匾額,寫著「聖德東傳」四個字,正是已故前總統李登輝親自贈送的匾額,被福壽院好好收藏著。位在箱根鄉間的小寺廟,為何會有台灣前總統送的匾額?可以從1970年代台灣與日本的關係說起。

1972年,日本與中華民國斷交,1975年時蔣介石過世,讓台灣國際處境面臨危險。正當台日關係冷卻之際,1976年時兩位在日本留學的台灣尼姑,釋禪暉與釋禪銘,在留學完後準備回台灣,臨行前前往過去受其照顧的福壽院,在當時住持提議下,兩邊決定結成「姐妹寺院」。

原先兩位女尼是來自彰化縣清水岩寺,廟裡供奉的也是觀音,並非媽祖。一位旅日台灣雲林人入江修正,本身是媽祖的信徒,因緣際會認識福壽院住持後,在1979年時將家鄉北港朝天宮的媽祖迎來箱根,並寄贈給福壽院供奉。

1976年,箱根福壽院與彰化縣清水岩寺結為「姊妹寺院」(福寿院提供)
1976年,箱根福壽院與彰化縣清水岩寺結為「姊妹寺院」(福寿院提供)

與李登輝父親李金龍結緣

入江修正在1980年設立日本媽祖會後,持續推廣媽祖文化,並定期參訪福壽院。「前住持是個相當心胸寬大的人,他對神明一視同仁」,松根豐潔本身沒有媽祖信仰,但是前來福壽院服務後,一邊跟著前住持一起打理寺務,同時也慢慢了解媽祖文化。

就在1987年,台灣解除38年的戒嚴令,台灣人赴日旅遊變得更自由。1988年前總統蔣經國過世後,副總統李登輝接任成為總統。隨後,在1990年時以絕對優勢的票數,在當時的國民大會投票下獲選連任總統。

李登輝雖然是基督教徒,但是年輕時受到其父親李金龍影響,曾是虔誠的媽祖信徒,而李金龍到晚年,依舊每天燒香向媽祖祈福。

1991年,91歲的李金龍來箱根福壽院參拜媽祖,一度引起日中台三方高度關注。(福寿院提供)
1991年,91歲的李金龍來箱根福壽院參拜媽祖,一度引起日中台三方高度關注。(福寿院提供)

熱心於媽祖推廣事務的入江修正知道李金龍的虔誠後,便居中聯繫福壽院,希望他能找時間來箱根參拜媽祖。1991年,當時已經91歲的李金龍前往韓國旅遊,途中決定在回程時來日本看看,順便參拜媽祖,這樣的舉動讓台日兩方一度引發外交緊張。

在當初,無論是台灣駐日代表處還是當地警方,一度都不相信李金龍會來,松根豐潔還記得,當時警方一度跟他說「你到底在說什麼?」直到駐日代表處確認李金龍行程後,與民間團體加強警備,並將原先預計投宿的商務旅館,也被提升到五星級的帝國飯店,並派遣隨護入住。

下一頁: 首次媽祖交流與蔣孝武的豪邁

關鍵詞

箱根 臺灣 宗教 李登輝 媽祖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