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就很好吃、但外國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台灣美食大探索!
文化 社會 飲食 觀光旅遊 臺灣香港-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台灣蝸牛料理.螺肉
某日下雨之夜,走在路上時,偶爾會發出喀擦的清脆聲,經常是無意間踩到了「非洲大蝸牛」,這也是在台灣熱炒店很普遍的食物。在台灣,螺肉大多會跟九層塔(羅勒)、辣椒、豆瓣醬、大蒜一起拌炒,扇狀黑色的螺肉吃起來像北寄貝那樣脆脆的有嚼勁,也很配酒或下飯。
初來台灣時,在聚餐上第一次吃到螺肉,就立刻覺得相當美味!當時猜測應該是貝類的一種,而且這麼大顆的話就是海產貝類吧,抱著這個想法維持了好幾年。每次看到菜單上有螺肉時,都會點來打打牙祭。
有天,我從歷史的活證人陳俊郎先生那打聽到:「二戰前,日本人從非洲帶進大蝸牛作為食材。結果卻造成嚴重的農作物災害。」,「大蝸牛現在也是很常見的食材哦。」
但當時我哪有聯想到他說的就是螺肉。因為我在菜單中沒有看過「蝸牛」這兩個字。後來,我在教日文課的時候提到蝸牛,學生跟我說螺肉就是蝸牛時,我才知道螺肉的真相。
就算這樣,螺肉還是我非常喜歡的食物。我曾讓出身沖繩的朋友試吃,他因在沖繩常聽「非洲大蝸牛有寄生蟲,碰到就會死」而害怕,但試吃後卻大大誇讚「這個竟然這麼好吃!」這真的是搭配台灣啤酒的一道佳餚。即使萬一有寄生蟲,也在烹飪過程中會除去的。
臭豆腐有其悠久的故事
若以外國人為對象做一份「害怕的台灣料理排行榜」的話,榮登第一名的應該就是臭豆腐也不爲過。將豆腐泡在植物性的滷汁發酵後,再炸或蒸來吃。
臭豆腐在台灣的戰後時期,由中國大陸移民廣泛傳開。讀起有一首俳句「老闆講 故國的回憶 臭豆腐」 (黄霊芝『台湾俳句歳時記』),讓人浮現著阿伯一邊操著老家的中文說著故事,一邊在小攤上炸豆腐的景象。
根據發酵學專家小泉武夫所說,在台南的臭豆腐店吃到的臭豆腐比中國還要臭很多。
台灣的炸臭豆腐,主要都是外皮酥脆口感極佳,中間空洞塞進的豆瓣醬和蒜泥香氣四溢。通常臭豆腐呈黃褐色,但像「黑皮臭豆腐」的黑色版本也有。在彰化縣員林市的龍燈夜市,有間歐巴桑自己一人經營的黑皮臭豆腐攤。在黑色臭豆腐上淋著滿滿的豆瓣醬,氣味並沒有那麼重,是很溫和的味道。會變成黑色是因為用不同發酵菌製成的,據說是中國湖南省的做法。
麻辣臭豆腐則是將臭豆腐浸在辣湯裡的一種料理。但若想要更直接嚐到臭豆腐的獨特風味,最好試試清蒸臭豆腐。另外還有加入臭豆腐口味的蒸餃及臭豆腐香腸等創作料理。
誕生於台灣的大眾美食.肉圓 (肉丸)
另一方面,肉圓則是誕生於台灣的庶民料理代表。日治時期的民俗研究誌《民俗臺灣》也提到:「炸物不管在家庭料理或宴客菜都很少見,頂多是『肉員』或『爆肉』而已。」
筆者身邊很多日本友人,很難接受肉圓半透明又看起來是黏黏的外表,還有軟趴趴的外皮口感。
將地瓜粉或米粉所做的外皮,包住豬肉內餡,拿去蒸或炸,之後再淋上混合味噌、米粉、砂糖、蕃茄醬的濃稠醬汁,撒些香菜跟蒜泥等一起享用。在台灣,以前的飲食習慣中很常出現這種用地瓜粉做的料理。
肉圓發祥來自彰化縣的北斗鎮。據說是1898年水災後,一位叫做范萬居的人用地瓜粉和米打成漿,拿去蒸熟後發給受災戶而開始流傳的。
北斗鎮的奠安宮這座壯麗的廟宇旁,有著打著范家創業口碑的「北斗肉圓生」。大大的油鍋裡有著數不清的肉圓,像是成群的小烏龜吹著泡泡漂浮著。炸好的肉圓淋的醬汁,是用糯米和黑豆豉等十三種食材和中藥調成,米和芝麻的香味又濃又稠。加上彈力十足的豬肉,量多的竹筍,可以說是一個味道的百寶箱。
台南的肉圓則是由米粉做成的白色外皮,包住火燒蝦香味的優質蝦仁,拿去蒸過後再享用,柔軟又順口是其特徵。
甜蜜餞的微苦回憶
小學二年級時,曾和家人一起去台灣旅行。在電車裡一起玩耍的小孩的家長,在離開時給了我們一包黑黑濕濕的果實。但我們家怕會吃壞肚子,所以把整包丟掉了。
長大後,才知道那是一種稱為蜜餞的砂糖醃製果實。一看外表以為是很甜的食物,但其實在台灣被稱為鹹酸甜(台語),包含了一些鹹味和酸味。西方人大多吃了一口就會出現臉部扭曲等很誇張的反應。
蜜餞是過去作為中國的宮廷料理,另外也有一說是作為「餞別」的用途而命名的。在台灣,聽說是鄭成功從福建率領兩萬大軍進攻時作為糧食帶來的。
我跟台南「吳萬春蜜餞」的老闆吳宜勉,談起上面那段小時回憶時,他回覆我:「蜜餞被你家人覺得很髒我能理解,很多台灣人也這樣認為。以前大家不管果蠅或鳥啄,把水果放在屋外曬乾製作。後來進入了在工廠製作的時代,就開始使用大量人工色素等添加物。我小時候,曾咬著鮮紅的芒果乾,裝作大人嚼檳榔一樣吐出紅色的汁。但那種時代早就結束了。現在的蜜餞是很乾淨又健康的食物唷」。
吳宜勉教我台灣特有的吃法,是把一種稱為「化應子」的無子李子蜜餞夾進小蕃茄的吃法。化應子越咬越能感到酸甜滋味滲入蕃茄汁液,充滿整個嘴中。
比起表面更重視內在的台灣風格
在沒吃過的料理面前,任誰都會憑外觀想像其味道。比起西式和日本料理,台灣的食物從以前就不那麼講究外表。但另一方面,滷鴨頭或鴨舌、豬血糕又太讓人印象深刻,使得國外媒體用很誇張的角度形容和報導。
我以前曾寫道,比起外表,更重視內在是台灣的風格。杯碗或裝潢看起來很廉價的老店,其實是絡繹不絕的人氣餐廳,這樣的例子滿山滿谷都有。另一方面,台灣人追求美味的求道之心非常強烈,因此可以了解光是一個肉圓,就有千千萬萬個製法。
有一個詞叫「被獲得的味覺」。人會覺得食物美味大多是後天所獲得的感覺,就算一開始排斥某種食物,但若持續食用的話,有一天會出現覺得「好吃」的瞬間。將那種經驗儘可能增加的話,這世界的美食會變得更豐富。
與賣相不佳或氣味不好的食物相遇時,對想要勇敢的挑戰看看的人來說,所有的旅行都變成一場場冒險。特別是台灣在這個美食聖地。
※照片全部由筆者提供
標題圖片:1933年開業的「台中肉員」的肉圓。滑順的外皮下藏著大塊肉丸。(筆者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