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身佛:以嚴酷修行後涅槃為終極的木乃伊佛

文化 歷史 觀光旅遊

即身佛指的是持續進行嚴酷修行,死後成為木乃伊的宗教信徒。即身佛在小說中也有描寫,如1974年榮獲芥川獎的森敦的《月山》,2017年村上春樹的暢銷書《刺殺騎士團長》。已確認日本全國有18尊,其中8尊保存在山形縣。即身佛如今依然籠罩在層層神秘的面紗之中,本文帶領各位讀者前去一探其真相。

口口相傳與史實的差距

一世行人不是僧侶,所以與修驗者一樣可以蓄髮,把頭髮束起來。裝束上因為不是修驗者,所以不能穿結袈裟(修驗道信徒穿的一種獨特的袈裟——譯注)。湯殿山即身佛中最為著名的是山形縣鶴岡市注連寺供奉的鐵門海上人。從他的肖像畫中可以看到其裝束。他在衝突中殺了兩個武士,逃到這座寺廟後,積極從事修路和墾荒等社會事業,因此獲得了民眾的廣泛支持。後來發現的資料表明,他積極開展布教活動,範圍從新潟縣村上市和岩手縣盛岡市等東北各地,一直到蝦夷地(以今北海道為中心——譯注),發展了很多信徒。

注連寺鐵門海上人的肖像畫(圖片:杉原丈夫)
注連寺鐵門海上人的肖像畫(圖片:杉原丈夫)

注連寺本殿(圖片:一般社團法人DEGAM鶴岡旅行社)
注連寺本殿(圖片:一般社團法人DEGAM鶴岡旅行社)

山形縣各地都建有湯殿山碑,上面刻著成為即身佛的一世行人的名字。對建碑的年份進行考察後發現,大部分都建立於生前。換而言之,他們不是成了即身佛後才得到信眾的信仰,而是因生前的宗教活動在信眾中樹立了威望,才成為被崇拜的對象的。然而,注連寺和海向寺被火災毀於一旦,大日坊遭遇了明治中期的地震,文獻史料所存寥寥,想要填補口傳與史實之間的差距,困難重重。今後的課題是,在尊重護持寺院口口相傳說法的同時,從文獻史料和石碑碑文中探究一世行人作為宗教信徒所發揮的作用。

下一頁: 佛教被打壓後,即身佛才為眾人知曉

關鍵詞

佛教 山形縣 信仰 真言宗 即身佛 天臺宗 出羽三山神社 出羽三山 修驗道 木乃伊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