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身佛:以嚴酷修行後涅槃為終極的木乃伊佛

文化 歷史 觀光旅遊

岩鼻通明 [作者簡介]

即身佛指的是持續進行嚴酷修行,死後成為木乃伊的宗教信徒。即身佛在小說中也有描寫,如1974年榮獲芥川獎的森敦的《月山》,2017年村上春樹的暢銷書《刺殺騎士團長》。已確認日本全國有18尊,其中8尊保存在山形縣。即身佛如今依然籠罩在層層神秘的面紗之中,本文帶領各位讀者前去一探其真相。

安置在湯殿山信仰的祖庭寺院

即身佛指的是成為木乃伊的修行者的遺體。將這種遺體作為佛來崇拜的信仰始於南北朝時代(1336—1392年),日本各地現存的即身佛有18尊。真言宗的開山鼻祖弘法大師空海即身成佛後,被供奉在高野山的內院中,僧侶們認為其肉身未滅,依然保持著每日供奉食物的習慣。

受此影響,大部分即身佛都被護持在真言宗寺院裡。其中出羽三山(月山、湯殿山、羽黑山)山麓所在的山形縣莊內地區有6尊,置賜地區2尊。即身佛的名號中都有「海」字,大概是因襲空海之名吧。此外,相鄰的新潟縣有4尊,福島縣、茨城縣、神奈川縣、長野縣、歧阜縣、京都府各保存1尊。

山形縣內的即身佛護持寺院

莊內地區

寺院名 即身佛名號 入定圓寂年
海向寺 忠海上人 1755
圓明海上人 1822
南嶽寺 鐵龍海上人 1881
本明寺 本明海上人 1683
注連寺 鐵門海上人 1829
大日坊 真如海上人 1783

置賜地區

寺院名 即身佛名號 入定圓寂年
藏高院 光明海上人 1854
明壽院 明海上人 1863

護持著這些即身佛的,均是江戶時代湯殿山信仰的祖庭寺院。湯殿山的神體並不是山體,而是一塊有溫泉湧出的巨岩。這塊岩石是由溫泉中富含的礦物質沉澱而成,被稱為「溫泉穹狀岩」,湯殿山自古就被尊崇為出羽三山的內院。 

1641年羽黑山被天臺宗統一之後,出羽三山中,天臺宗和真言宗的對立不斷加劇。天臺宗因獲德川幕府認可而勢力強大,對此真言宗一方向「寺社奉行」(江戶幕府的官職名——譯注)提起了訴訟。最終判決結果是「三山中,羽黑山和月山歸屬天臺宗,湯殿山歸屬真言宗」。

成為即身佛的是「一世行人」,意思是僅限一代的修行者。他們並非出身於山門下的村落,而是外來的下層宗教信徒。真言宗通過讓一世行人在湯殿山修行,使其獲得宗教力量並在傳教一線開展活動,與天臺宗分庭抗禮。江戶時代莊內地區出現了許多即身佛,其背後就有這種對立關係的影響。

安置在新潟縣村上市觀音寺中的即身佛——佛海上人(筆者攝影)
安置在新潟縣村上市觀音寺中的即身佛——佛海上人(筆者攝影)

觀音寺(筆者攝影)
觀音寺(筆者攝影)

羽黑山參道上的五重塔。是東北地區最古老的塔,被指定為「國寶」(PIXTA)
羽黑山參道上的五重塔。是東北地區最古老的塔,被指定為「國寶」(PIXTA)

下一頁: 經歷嚴酷的修行後成為即身佛

關鍵詞

佛教 山形縣 信仰 真言宗 即身佛 天臺宗 出羽三山神社 出羽三山 修驗道 木乃伊

岩鼻通明IWAHANA Michiaki簡介與署名文章

民俗學者。山形大學名譽教授。1953年出生於大阪府。京都大學研究生所文學研究科碩士課程地理學專業畢業。文學博士。曾任山形大學農學系教授。專業為文化地理學、宗教民俗學。精通出羽三山的山嶽信仰。著作有《從圖畫與影像看山嶽信仰》(海青社,2019年)、《出羽三山:山嶽信仰歷史漫步》(岩波新書,2017年)、《出羽三山信仰的圈層結構》(岩田書院,2003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