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峰讀《紅樓夢》(上)──與《源氏物語》的比較

文化 歷史 藝術

李琴峰 [作者簡介]

《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這些知名中國古典小說在日本也相當流行,現代依舊吸引著許多讀者,然而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最高傑作的《紅樓夢》,在日本卻反而不甚有名。《紅樓夢》以主角的悲情戀愛為主軸,描繪貴族社會裡的眾生相,與《源氏物語》擁有諸多共同點,可見日本的風土文化應該不難接納《紅樓夢》才對。芥川獎作家李琴峰在本文中熱情主張:若讀者神往《源氏物語》裡那綺麗豪華的貴族社會,便該讀讀《紅樓夢》;反之,若讀者對光源氏等《源氏物語》裡的渣男心存厭惡,那就更該來讀讀看《紅樓夢》。

《紅樓夢》在日本未流行之謎

有次和幾位日本作家友人開會討論一場活動的細節,最後決定各自帶幾本推薦的戀愛小說到場介紹給讀者。當時我隨口說道:「那我帶《紅樓夢》去好了。」,在場幾個作家裡,有一位有些驚訝:「真的假的」,其他人則似乎是根本沒聽過「宏嘍孟」這東西。

紅樓夢譯本
紅樓夢譯本

對愛好海外文學的當代日本讀者而言,閱讀的主流仍是歐美文學,亞洲文學則有受到輕視的傾向。有個例子:日本文學雜誌《群像》2020年6月號曾做過一個專題「70人問卷 最新翻譯小說地圖」,邀請作家、書評家、書店店員、學者等各界共70人,每人舉出一本自己喜愛的翻譯小說作品來推薦。70本中,亞洲作品僅10數本(其中最多的是韓國文學),看著那推薦清單,不禁令我感到些許落寞。

當然,這也是因為國力差異這種國際社會的現實,無可避免地投射在出版與文學翻譯的世界,才會產生的現象,自有其無可奈何之處;但若談到《紅樓夢》,卻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小小的文學史之謎。在《紅樓夢》之前,曾在中國流行過的古典文學小說,幾乎也都在日本颳起一陣旋風,對日本文化與文學造成許多影響。眾所皆知,《水滸傳》在日本被改寫成《南總里見八犬傳》,《三言二拍》裡的幾個故事也成為《雨月物語》的創作底本,至於《西遊記》在日本改編成電視劇、《三國演義》和《封神榜》改編成漫畫自是不在話下,《金瓶梅》甚至被畫成春畫。然而,中國文學史的最高傑作,《紅樓夢》這部在中文世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作品,在日本卻不知為何不大有名。

的確,《紅樓夢》裡沒有像《三國演義》或《西遊記》那般吸睛的戰鬥場景與仙怪故事,更沒有運籌帷幄的諸葛亮,或是所向無敵的孫悟空;《紅樓夢》所描寫的,是人類更為細膩的幽微情感,乃至清代貴族社會裡的人生百態。以現代的分類來講,若《三國演義》和《西遊記》是大眾向娛樂小說,那《紅樓夢》便是作者「一把辛酸淚」所寫成的「誰解其中味」的純文學作品了。後者不如前者流行,某種程度上或許可說是理所當然。

但即使如此,知名度未免也太低了。日本存在著一本大家讀了千年的名著,《源氏物語》,這也是一本寫盡人類細膩情感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在日本如此受到喜愛,可見日本社會絕對有接受《紅樓夢》的風土條件。可現實是,《紅樓夢》並未流行。這究竟是為何?任何一個對日本與中國的文學有點了解的讀者,應該都會對此感到疑惑。我也有過疑惑。

直到我在網路上看到日籍中國文學研究者大木康老師的課程影片,疑惑才獲得解答。根據大木老師所說,以前的人畢竟沒有網路這東西,因此中國流行的小說要傳入日本、在日本也流行起來,期間大概會有約100年的時差。《紅樓夢》在中國出版較晚,是18世紀後半,往後推100年,日本都明治維新了,知識分子也不再那麼崇尚中國,而將學習對象轉移至了歐美社會。若此說為真,那麼《紅樓夢》在日本知名度不高,便可說是一個歷史的偶然。這樣的偶然畢竟太讓人感到惋惜,於是我便寫了這篇文章,希望對現代日本讀者介紹我所認為的《紅樓夢》魅力所在。

下一頁: 《紅樓夢》與《源氏物語》

關鍵詞

源氏物語 小說 李琴峰 紅樓夢

李琴峰LI Qinfeng簡介與署名文章

日中雙語作家、日中譯者。1989年生於臺灣,2013年旅居日本。2017年以第二語言日文書寫的第一篇小說《獨舞》獲選群像新人文學獎優秀作品。2019年以小說《倒數五秒月牙》入圍芥川龍之介獎與野間文藝新人獎。2021年,以《北極星灑落之夜》獲日本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新人獎,以『彼岸花が咲く島』榮獲第165屆芥川龍之介獎。另著有《星月夜》。
李琴峰官方網站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