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細道~漫步桃園大溪時空之旅(下):從康莊路到中央路──大溪老街的眾神

觀光旅遊 歷史

道可道,非常道──漫遊古道,發思古之幽情,遙想古今無數人生。一條道路,如何接納光陰這個百代過客所帶來的無數經驗,而其中的歷史記憶,又如何受到保存,遺留至今?筆者於此撰寫一系列遊記,紀錄其漫遊於百年古道上的所思所感。此次筆者來到臺灣桃園市最古老的城鎮大溪,沿著曾經的臺車軌道,向您介紹漫遊大溪老街的下篇。

臺車軌道的痕跡

沿「康莊路」從內柵走至大溪老街,路上寫著「神桌」的招牌漸漸多了起來,工廠也傳來陣陣薰人香氣。大溪這地方森林資源豐富,是著名的木製品產地,從虔誠的臺灣人往往擺放在家中最優良位置的木製神龕,到衣櫃、梳妝臺等傳統嫁妝,皆有生產。

康莊路上的木工作坊,照片裡可見家具用的細緻雕刻
康莊路上的木工作坊,照片裡可見家具用的細緻雕刻

「康莊路」其實是臺車軌道拆除後的道路。此地臺車軌道工事源於日本時代1903年,連結「桃園──大溪──角板山」的輕便車軌道由當地企業家所創立的「桃崁輕便鐵道會社」(「崁」指大溪)負責營運,這便是現今「桃園汽車客運」的前身。臺車軌道的出現,使得以往從大溪到臺北(大稻埕)費時6小時的水路運輸,縮短為3小時的陸運;從臺北回到大溪,水路費時12小時,陸運一樣縮短為3小時,這使得大溪市街更為繁華。

「桃崁輕便鐵道會社」所攝之當年的臺車軌道車站(照片:桃園汽車客運授權)
「桃崁輕便鐵道會社」所攝之當年的臺車軌道車站(照片:桃園汽車客運授權)

康莊路與中央路的Y字路,左方中央路歷史悠久,在1898年日本時代的地圖上便已存在
康莊路與中央路的Y字路,左方中央路歷史悠久,在1898年日本時代的地圖上便已存在

走著走著,終於靠近了大溪的心臟地帶「大溪老街」,筆者走上「中央路」,沿途便漸漸出現許多擁有巴洛克風格浮雕的建築。驀然回首,發現以「金大溪銀樓」為中心,道路呈Y字形交叉。此處正是過往臺車軌道車站「大溪站」所在地,後來臺車軌道撤除,才讓道路呈Y字形。

「金大溪銀樓」所在的Y字路,左方中央路原為臺車軌道,「大溪站」也在此處
「金大溪銀樓」所在的Y字路,左方中央路原為臺車軌道,「大溪站」也在此處

下一頁: 百年老滋味,油飯

關鍵詞

臺灣 日本統治時期 桃園市 慈湖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