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人義工的東京奧運體驗:田徑場上目睹的光與影
運動 東京2020 文化 臺灣香港-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田徑場上近距離感受選手們喜怒哀樂
我很幸運也參加到田徑場上的技術支援工作,主要負責架設每場田徑賽事選手的起跑架,並視情形需要在運動員開跑後,在20秒內移除起跑架,避免阻礙已完賽選手的跑線。這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在訓練的時候吃了不少苦頭。
首先起跑架比想像中的重,上面還有精密的感應裝置,被交代必須要輕拿輕放。且不論是假設或是移除,都需要20秒以內完成,扣除從後台移動到定點的腳程,所剩的時間寥寥無幾,不能忍受任何失敗動作。所以頭兩天的訓練真的壓力蠻大的。所幸一起努力的義工同志們,對於田徑有著極大的熱愛,即使天氣悶熱,起跑架也被陽光加溫,燙到跟鐵板燒一樣,義工的大家都也是甘之如飴。
正式比賽上,預想不到的狀況很多,選手跑完後相當不受控制,造成每一次假設跟移除都是一種挑戰。
但這項工作有一點最讓人覺得夢幻的是,有時為了應付頻繁的起跑架設置與移除,義工們有時需要端坐在跑道邊的長板凳上,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務。在此同時,意味的就是,我們能夠很幸運的在「頭等席」觀看賽事。例如接力賽時,因為超級近距離,可以親眼看到各國菁英選手們在我們面前,接棒,吶喊,奔馳。交棒時臉上的表情,額頭上的汗滴,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礙於義工身分,我們必須要裝「撲克臉」,不允許跟選手一起吶喊,或為任何一位選手加油,但我們的內心是萬馬奔騰的。我永遠無法忘記,在每次起跑槍聲響起之際,選手們奮力向前衝的同時,義工們同時拔腿,奔向場上起跑架的那一個有趣的瞬間。
識別證管理 觀察選手情緒
本次的義工體驗中,還有一項較為靜態,但能夠更進一步感受到選手們情緒的工作項目。就是在暖身區與場館間的識別證管控工作。簡單來說,就是確保這條通道只讓選手進入,相關其他閒雜人等禁止走這條通道,以便於選手們能更順利的進行報到,檢錄,並順利上場比賽。
因為這項工作需要檢查每位選手的識別證,除了用英文,日文,偶爾用中文宣導請選手們拿出識別證以外,也很常跟大部分的選手有各種隔著口罩的眼神交流。看出一些選手是一個人赴戰場,不免有些孤單,此時就會忍不住眼睛掃描各國選手制服上的國名,給他來個溫暖的加油打氣。
除此之外,透過世界各國的選手通過這條走道,可以很直接的感受到選手們的情緒。
從賽前的緊張氣氛,與教練在通道入口分道揚鑣的賽前最後擁抱;抑或是賽後幾家歡樂幾家愁,有興奮地拿著獎牌走回來的選手,也有失落無神,低頭啜泣走回來的選手。這些非常真真切切的情緒流動,都不時流竄在我們義工之中,義工們真的也都感同深受,時而感動,時而緊張,時而難過。
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看到一位因競賽時受傷,無法完成比賽,被輪椅推回來的選手嗚著面哭泣,哭到無法自拔的時候,雖然整個會場是嘈雜,但選手的周圍好似時空靜止一般,寧靜的讓人發顫。
另外在男子一百公尺四人接力決賽,也發生了日本選手因交棒失誤而失去資格的插曲。當時我也在田徑場內親眼見證到這一刻。當場多數的日本義工或工作人員也都驚訝的嘴巴合不起來,在我身邊的義工甚至抱頭大叫,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我隨即把眼光轉向仍在場內的日本田徑選手,發現場上四位日本選手已經聚集在一起,互相打氣,我馬上體悟到一點,觀眾們再怎麼難受,應該也比不上選手內心的錯愕吧,既然選手都已經選擇正面面對失誤,作為觀眾的我們,是不是更該伸出雙手,使勁給他們鼓勵的掌聲呢?所以我放下錯愕的心情,盡情的在場上為了他們鼓掌。
這一路上,看到許多選手們懊悔的心情,義工們都很心疼。但比賽就是比賽,有輸贏,有意外;有幸看到這麼多奮力一搏的選手們齊聚一堂,身為義工的我們,也徹底感覺到被鼓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