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峰的扶桑逍遙遊

荒野白芒,舊夢繁華──平城京與長安城

文化 歷史 觀光旅遊

李琴峰 [作者簡介]

長安城曾是東亞文化的尖端,距今1300年前,和銅3年(710年),日本元明天皇從藤原京遷都,仿效長安城建造了平城京。過去曾繁華盛極一時的長安城與平城京,現在整修為遺址公園,行走其間,只讓人感到無限寂寥。緊急事態宣言解除期間,李琴峰尋隙前往奈良旅行,寫下了當時的感慨。

長安城的縮影,平城京

這樣做,也有實際的好處。仿效長安城建造出自己的都城,日本就比較容易被承認是獨立國家,一旦確立了其獨立國家的地位,便不容易遭到外敵入侵。換言之,都城的建造關係著國家的未來。其實不論往古來今,若先進國家有什麼先進的文化或思潮能夠帶來具體好處,比如能幫助穩定政治基石、提高國家的存在感,或是帶來經濟利益等等,那麼其他國家往往便會爭先恐後地仿效,比如民主制度、資本主義、奧運主辦權,根本上都是同樣道理。就這樣,日本遷都奈良,在這塊土地上建造了長安城的縮影,平城京與平城宮,作為日本國的北辰之地。

曾作為北辰之地盛極一時的平城宮,在歷經1300年歲月淘洗後,如今卻只剩一片荒野。連廢墟都不是,有的只是荒野。雖然此地已整修為歷史公園,種了樹、修了步道,但往昔曾存在過的壯麗宮城、皇族生活的榮景卻已繁華事散、悉歸塵土。走在平城宮遺址上,遙想遠古時代此處曾有過的故事,忽然一股似曾相識的感覺浮上心頭,接連帶起了一段記憶。

那是在中國西安大明宮遺址裡散步時的記憶。西安就是古長安城,唐代長安城有太極宮、大明宮與興慶宮三座皇宮,以大明宮最為富麗堂皇,其面積達3.11平方公里,佔地之廣,在中國歷代宮殿建築裡也是數一數二,比當今日本皇居(含外苑共2.3平方公里)還大,約相當於北京紫禁城(0.72平方公里)的4倍。

大明宮遺址(筆者攝影)
大明宮遺址(筆者攝影)

本來,大明宮只是建來作為夏季行宮,主要宮殿仍是長安城北部中央的太極宮,但這座太極宮卻有個致命缺陷:當初長安城建造之時,為了勉強符合前述以北為尊的宇宙觀,而將太極宮置於都城北部中央,但這裡卻偏偏是個凹陷地形,既潮濕又悶熱。唐高宗李治素有疾病,受不了太極宮的惡劣環境,遂於662年大舉擴建大明宮,以作為新的居所。大明宮改建動員了數十萬勞工、耗費大筆稅收,甚至停發長安各級官員一個月俸祿,方始建成。這座大型宮殿在之後的230年間,一直作為大唐政治文化的中心,極盡繁華,那是西元7、8世紀大唐帝國強盛的象徵,日本等亞洲各國使節前來此處拜謁天子,武則天在此即位,唐玄宗與楊貴妃也是在此談了場比翼連理的戀愛。

大明宮15分之1微縮模型,依稀可見昔日榮景(筆者攝影)
大明宮15分之1微縮模型,依稀可見昔日榮景(筆者攝影)

下一頁: 舊夢繁景埋荒野

關鍵詞

奈良 平安京 長安城 西安

李琴峰LI Qinfeng簡介與署名文章

日中雙語作家、日中譯者。1989年生於臺灣,2013年旅居日本。2017年以第二語言日文書寫的第一篇小說《獨舞》獲選群像新人文學獎優秀作品。2019年以小說《倒數五秒月牙》入圍芥川龍之介獎與野間文藝新人獎。2021年,以《北極星灑落之夜》獲日本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新人獎,以『彼岸花が咲く島』榮獲第165屆芥川龍之介獎。另著有《星月夜》。
李琴峰官方網站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