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20週年再解讀:《神隱少女》之謎

社會 文化 生活 動漫 自然環境

宮崎駿執導的動畫電影《神隱少女》上映至今已有二十個年頭了,但其作品的魅力卻經久不衰,常年霸佔日本票房榜榜首。直到2020年末將榜首寶座讓給了《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又再次受到關注。在2016年英國BBC評選的「21世紀百部偉大電影」中高居第四,如今在海外依然享有很高的聲譽。其跨越時代的魅力究竟在何處?宗教學者正木晃將為我們解說。

千尋變成千的原因

為何這部動畫片的名字叫《神隱少女》?

主人公的名字叫「千尋」。是個10歲的女孩子。據宮崎駿稱,如今10歲左右的女孩子是「相當令人棘手」的存在,因此將這麼一位女孩定為該片的女主。

稍加說明一下,千尋出生於日本中產階級家庭。夫妻屬於中產階級這點,從開著奧迪4WD,提著印有高級超市名稱的紙袋,年紀輕輕就在郊外買了獨棟房子這些設定來看,可謂不言而喻。這對夫妻以及千尋都自私任性,不懂禮貌,只忠實於自己的欲望。可以說,他們是無視日本傳統精神文化,謳歌經濟繁榮時期的日本人的典型。

《神隱少女》(圖片:2001 Studio Ghibli/NDDTM)
《神隱少女》(圖片:2001 Studio Ghibli/NDDTM)

「千尋」變成「千」的原因,是油屋老闆湯婆婆奪去了她原本的名字。湯婆婆通過奪走「千尋」這個名字的一部分,從而讓「千尋」受控於自己。

《神隱少女》(圖片:2001 Studio Ghibli/NDDTM)
《神隱少女》(圖片:2001 Studio Ghibli/NDDTM)

這點可以參考《哈利波特》系列的第1卷《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從名字擁有「靠死亡恐懼來統治的人」含義的伏地魔手中守護住了魔法石的哈利波特說了「伏......那個,『神秘人』他......」之後,鄧布利多校長特意提醒他:「哈利,叫他伏地魔。對任何事物都要用貼切的名字來稱呼。當你害怕它的名字時,你對它本尊的恐懼也會增大。」

可見名字是多麼重要。從在歷史上看,賜名和剝奪姓名也彰顯著統治與從屬的關係。

在日本的傳統裡,人們一直認為語言是有靈力的。叫做「言靈」。這種思想認為某種詞彙中蘊含著特別的力量,當我們說出這個詞彙時,就會對現實世界產生種種影響。可以說,日本如今短歌和俳句創作依然活躍的一個深層因素,就有言靈思想的影響。

下一頁: 「神隱」與「他界遍歷」

關鍵詞

動漫 自然 宗教 宮崎駿 神隱少女 吉卜力 鬼滅之刃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