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逃脫「鐵達尼號」?從森喜朗前首相歧視女性言論看「沉沒」日本

政治外交 社會 東京2020

東京奧運及帕運組織委員會主席森喜朗拋出的「問題言論」,及其在抨擊聲中辭職的消息,受到了海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導。自不待言,他的言論有悖於提倡「多樣性與包容性」的奧運精神,而更重要的是,這些言論暴露出了深深地根植於日本社會之中一股拒絕變革的「力量」。

力挺森喜朗說出了「日本社會的真心話」

即使遭到猛烈抨擊,甚至被迫辭去主席職務,但恐怕他本人只是覺得自己說了一些「可能對女性有些失禮」的話,並不理解引發如此嚴重問題的原因之所在。但是,未能認識到問題嚴重性的還不只是森喜朗。據說日本奧會主席山下泰裕等眾多評議員都出席了那次會議,但沒有一個人出來反駁,甚至還發出了笑聲。或許其中也有人覺得那種言論有問題,但似乎沒有人認為那是日本奧會不能坐視不理的大問題。

而且,當媒體曝出這些言論,迅速引發廣泛批評後,時任經團聯會長的中西宏明不僅對該言論加以肯定,表示「這就是日本社會的真心話」,還袒護稱「瞬間就形成全面抨擊之勢的社交媒體非常可怕」等等,暴露出他本人就對這個問題的本質缺乏理解。網上也有不少人發帖擁護、力挺森喜朗,他們說「不至於罵得那麼厲害」「這是對森主席的霸淩行為」,暴露出根深蒂固的歧視女性,與這個時代可謂格格不入。

日本為什麼總也改變不了?

從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性別差距指數」排行榜可以看到,日本每年都排在第一百幾十位(2021年3月末公佈的排行榜上,在156個國家中排列第120位)。尤其是在已開發國家和民主主義國家中,日本的男女平等程度始終沒有提升,歧視問題長期存在。儘管日本早在30多年前就已經批准1979年在聯合國大會通過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該公約認為,性別刻板印象是造成歧視的主要原因,應該逐步消除這種印象,其觀點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究竟有多少政治家和企業家理解了這一點呢?為了提高該公約的效果,1999年又通過了《任擇議定書》(批准生效後,該國的個人可以直接向「消除婦女歧視公約委員會」上報受到侵權的事實),儘管如今已有超過100個國家批准了該議定書,但日本尚未通過。

儘管好不容易立了《男女共同參與政治領域推進法》,但相較於最初擬引入名額分配制度(議員選舉中按一定比例分配候選人和議席的制度)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近年來,為了提高實效性,跨黨派議員聯盟曾試圖在該法修正案中加入新條款,規定各政黨有義務完成女性候選人占比數值目標,但由於自民黨和其他一些勢力的反對,只得作罷。

「選擇性夫妻不同姓」制度的採用也面臨著障礙。聯合國消除女性歧視公約委員會曾多次建議日本修改強制要求夫妻同姓的民法,而且現在過半數民眾(某些年齡段甚至超過70%)都表示支持,但由於「抵抗勢力」的阻撓,實現之日依然遙遙無期。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所有這一切都是高齡男性和世襲議員佔據主導地位的執政黨自民黨的「力量」造成的。只要身置其中的女性議員處於被安排的身份,也就只能充當追隨從屬之角色,莫如說,她們當中有人甚至還主動站到台前扛大旗。

下一頁: 全力抵制撼動權力的變化

關鍵詞

森喜朗 東京奧運 帕運 歧視 男女平等 男尊女卑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