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鳳的新世紀社會提案

唐鳳的新世紀社會提案:用羈絆串起福島地方創生的希望

社會 文化 生活

身為社會上的一份子,關心自己周遭社會的一舉一動,似乎是在平常也不過的事。然而,在現代社會因為工作、環境等種種因素,許多人對自己周遭、家鄉的事物也逐漸冷淡。台灣的數位政委唐鳳給出建議,用羈絆帶起對各地的關懷,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對他人及故鄉都有人性關懷的個體。

福島對話串起台日交流

在線上論壇時,唐鳳跟福島縣當地的學生們侃侃而談,分享她自己的經驗。(畫面取自meets福島futures 0311)
在線上論壇時,唐鳳跟福島縣當地的學生們侃侃而談,分享她自己的經驗。(畫面取自meets福島futures 0311)

東日本大地震(三一一大地震)在2021年屆滿十年。2021年2月22日,日本東北的福島縣,出現一場別開生面的新世代交流對話。台灣的數位政委唐鳳以線上交流的方式,跟福島縣當地的學生們分享她自己的經驗。

早在先前,唐鳳就已經在1月初時錄製短片,跟福島縣當地學生們親切致意。特別與眾不同的是,在短片中,唐鳳全程用日文來致意。

她首先先對「東日本大地震的犧牲者默禱,並對失蹤及流離失所的人,表示最深切的同情。」並提及2021年是東日本大地震十週年,「能在此對肩負著福島未來重任的世代說幾句話,我覺得非常的有意義。各位經歷過痛苦,並且承擔為下世代創造繁榮社會的重責大任」

未來縱使是充滿不確定性,唐鳳也認為不論是誰「相信未來也將會遭遇各種挑戰與困難吧!但是我相信不論是什麼樣的悲傷或痛苦,只要與大家一起分享,一定都能克服。」

分享在唐鳳的人生哲學中,是相當重要的關鍵字。任何事情如果沒有適度地透明公開共享,誠實以對,就很難找到之後的交集,兩方之間的誤 會也就會愈來愈深。這種誤會會發生在家庭、學校、公司,乃至社會,最後擴大到國家與國家。

而對於故鄉也亦然,為了能對自己的故鄉社會,有更多關懷,唐鳳也不遺餘力地透過交流來傳達,不論是各行各業,每個人都有能力對社會創新提供自己的貢獻。

台日擁有的共同價值觀

唐鳳認為,尊重自然下彼此互敬是台日擁有的共同價值,圖為東日本大地震十週年時在防波堤旁祈禱的中學生。(時事)
唐鳳認為,尊重自然下彼此互敬是台日擁有的共同價值,圖為東日本大地震十週年時在防波堤旁祈禱的中學生。(時事)

2月22日的交流活動上,唐鳳一開始給了相當有趣的提議:「每個人要不要簡單花幾分鐘介紹自己?因為我也很有興趣從你們身上學習到一些東西!」當然,日本的學生還是相對害羞了些,只有簡單說了名字後,繼續他們的提問。

然而,如果學生能介紹自己的家庭故事,想對自己的家鄉福島做些什麼,有什麼想法等?想必對於當天的線上交流有更多催化作用。

唐鳳也在論壇一開始坦言:「台灣跟日本擁有類似的地理條件,多山、多颱風、多地震。然而,台日都在獨自的世界地理坐標,可以在分享自己國家的價值觀同時,也能不給壓力地做出貢獻」。

這樣的原因也是在於,台日在世界上並沒有以領導者之姿,去指示或是要求其他國家。她說:「綜觀過去一個世紀,人們總是相信『人定勝天』,然而現在的定律讓大家知道,人類要隨著適應自然而變動,而人類也才會變得更加謙虛。」

唐鳳也指出,隨著尊重自然,人類才會知道跟他人也要有適度尊重體諒,這是台日擁有的共同價值。保持謙卑並且學習互相成長,讓台日雙方在地方創生的交流上,創造了強大地能量。

下一頁: 堅信福島復興的正能量

關鍵詞

福島 臺灣 地方創生 唐鳳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