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扎根的日本人系列:「擁有他人無法奪走的『財產』」演員・編劇・導演 蔭山征彥

文化 生活 娛樂

身為支持臺灣電影發展的日本人──蔭山征彥,近年受到矚目。2019年獲得金鐘獎男配角獎的提名肯定,隔年首度執導廣告,以導演的新頭銜登場。他之所以能夠自由無礙地活躍於臺灣電影界,其原因為何呢?本文將介紹他的成長過程和經歷。

蔭山征彥 KAGEYAMA Yukihiko

生於東京都。高中時,參與舞台劇《同窗之愛,他鄉異國》(Another Country)的演出。之後,進入亞細亞大學就讀,習得中文。1999年臺灣中部發生大地震,擔任救災義工兼口譯人員,初次踏上臺灣土地。2003年的電視劇《寒夜續曲》是他在臺灣出道的處女作;08年《海角七號》擔任旁白;12年《手機裡的眼淚》首次挑大樑擔任主角;14年《KANO》擔任表演指導;15年《念念》擔任編劇(榮獲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編劇)等多方面發展,活躍於臺灣電影界。19年,入圍金鐘獎戲劇節目的最佳男配角獎。20年,也以導演的身分執導首支廣告。高中時期,因為像當時的日本創作型歌手奧田民生(Tamio Okuda;1965年-)頂著一頭髒辮造型,自此以來一貫被暱稱為「Tamio」。

活躍於臺灣電影界的理由

2003年,他被選中在鄭文堂導演執導的電視劇《寒夜續曲》裡,演出日本軍人菁英一角,成功在臺灣以演員身分出道。後來,在鄭文堂導演的電影《經過》裡,飾演第二男主角的車型設計師,這部作品在04年的東京國際影展入圍競賽單元。之後,也在08年造成大轟動的電影《海角七號》(導演魏徳聖)裡擔任旁白,在13年的《KANO》(導演馬志翔)裡,除了自己飾演其中一角,同時也擔任表演指導,為年輕演員進行演技指導、語言指導。

從《KANO》開拍前的為期2個月的前製階段(劇本底定、選角和尋找適合拍攝場地等,拍攝前的前置作業統稱),包括耗時5個月的拍攝期間,以及後製階段(影片剪輯和配樂等,拍攝後的後置作業統稱)為止,過著終日與電影為伍的日子。

「在導演身旁,透過攝影機螢幕,有機會觀賞到好幾百位演員的演技。能夠站在與演員不同的立場學習,讓我受益良多,自己也有很大的成長。」

編劇作品「念念」電影海報
編劇作品「念念」電影海報(松澤國際影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4年,迎接新的轉捩點。有電影製作公司的製作人讀了蔭山寫的劇本後,相當感動,向香港的導演張艾嘉推薦,這部作品被拍成了電影,在15年上映,就是知名演員張孝全也參與演出的《念念》。這部電影在那年榮獲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最佳編劇。於是,編劇身分的蔭山征彥就此誕生了。

身為演員,他也在《親愛的卵男日記》(導演謝光誠、2018年)裡迎接新的境界。在那之前,蔭山演出的多為憂愁的角色,但在這部電影裡是飾演開朗活潑的男同性戀。在角色的詮釋上,盡量不要陷入刻板印象,注重具備男性與女性的雙面特質,挖掘出潛藏在自己內心裡少女的一面。

不管是在臺灣電影的幕前或幕後,蔭山都能夠來去自如,一路上過關斬將,開拓新大陸。但是,他為何如此堅持在電影領域發展呢?

演出作品「親愛的卵男日記」電影海報 台灣版(左,答人文創事業有限公司提供),日本版(右,Only Hearts Co., Ltd.提供)
演出作品「親愛的卵男日記」電影海報 台灣版(左,答人文創事業有限公司提供),日本版(右,Only Hearts Co., Ltd.提供)

「因為電影有可能被全世界的人看到,也感受得到藝術性,不只是談道理,其中還包含了留白的美學。」

2020年,蔭山也以導演的身分拍攝了首支廣告。他深刻感受到作品的好壞與否,導演必須一肩扛起全部的責任,即使如此,仍然期望有一天能夠拍部自編自導的長篇電影。蔭山要把自己逼到什麼地步呢?他說,終究是一場和自己的比賽。

能夠持續支撐著蔭山在臺灣電影界活躍的武器之一,無疑就是完全不輸給母語者的語言能力。然而,對現在的蔭山而言,他的「財產」不只是語言能力,還有近二十年來以演員、編劇和導演的多重身分,在臺灣電影界累積下來的實績、見識、經驗、人脈,也是任誰也拿不走的「財產」。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會看到蔭山手執長篇電影的導演筒,站在拍片現場的身影吧。

導演 編劇作品 國泰人壽2020教師節影片「人生向前 有您領跑」拍攝花絮(彥恩國際經紀提供)
導演 編劇作品 國泰人壽2020教師節影片「人生向前 有您領跑」拍攝花絮(彥恩國際經紀提供)

標題圖片:蔭山征彥(攝影:徐聖淵)

關鍵詞

臺灣 演員 電影 嘉義農林 導演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