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扎根的日本人系列:「擁有他人無法奪走的『財產』」演員・編劇・導演 蔭山征彥

文化 生活 娛樂

身為支持臺灣電影發展的日本人──蔭山征彥,近年受到矚目。2019年獲得金鐘獎男配角獎的提名肯定,隔年首度執導廣告,以導演的新頭銜登場。他之所以能夠自由無礙地活躍於臺灣電影界,其原因為何呢?本文將介紹他的成長過程和經歷。

蔭山征彥 KAGEYAMA Yukihiko

生於東京都。高中時,參與舞台劇《同窗之愛,他鄉異國》(Another Country)的演出。之後,進入亞細亞大學就讀,習得中文。1999年臺灣中部發生大地震,擔任救災義工兼口譯人員,初次踏上臺灣土地。2003年的電視劇《寒夜續曲》是他在臺灣出道的處女作;08年《海角七號》擔任旁白;12年《手機裡的眼淚》首次挑大樑擔任主角;14年《KANO》擔任表演指導;15年《念念》擔任編劇(榮獲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編劇)等多方面發展,活躍於臺灣電影界。19年,入圍金鐘獎戲劇節目的最佳男配角獎。20年,也以導演的身分執導首支廣告。高中時期,因為像當時的日本創作型歌手奧田民生(Tamio Okuda;1965年-)頂著一頭髒辮造型,自此以來一貫被暱稱為「Tamio」。

自己的財產是「中文」

大學2年級的上學期,他以交換留學生的身分在西雅圖度過。事前隱隱對美國懷抱著憧憬,實際去到當地,果然讓人感到舒適愉快。與齊頭式平等主義傾向強烈的東亞社會不同,在被稱為種族大熔爐的美國,能夠表現真實的自我。

從美國回到日本後,開始選修中文成為第二外語,因為那時想的很簡單,若是中文的閱讀與書寫,應該不至於太難,沒想到是一場命運的邂逅。進步之神速,連他自己也嚇一跳,埋首於學習中文。只要是和中文有關的選修科目,他一律參加,窩在圖書館直到晚上,甚至把中文能力檢定的全部考古題都背得滾瓜爛熟。即使如此,他並不因此而滿足,到慶應大學夜間部的在職專班聽課。有進步就會感到有趣,有趣就讓人更想要努力學習,他完全處於正向循環的軌道上。此外,那時候遇到的中國籍老師講的一席話,大大改變了蔭山之後的人生。

「那位老師告訴我:『一定要擁有別人拿不走的財產』。不是金錢,也不是名牌,而是頭腦裡的知識,就算是用現代科學也無法奪走。對我而言,那項『財產』就是中文。」

打從心底覺得讀書是很快樂的,帶來自信的這項「財產」日後對蔭山的人生之路產生了莫大助力。

「日據時代的十種生存法則」第54屆廣播暨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花絮(彥恩國際經紀提供)
「日據時代的十種生存法則」第54屆廣播暨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花絮(彥恩國際經紀提供)

下一頁: 臺灣921大地震的救災義工

關鍵詞

臺灣 演員 電影 嘉義農林 導演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