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集團恐攻事件的《忠臣藏》,何以如此擄獲日本人的心?
文化 歷史 娛樂-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改變時代設定而上演的襲擊事件
1702年(元祿15年)12月14日凌晨,位於江戶本所(今東京墨田區)的吉良義央(多以其官名「上野介」稱為吉良上野介)宅邸受到47名浪人(流浪武士)襲擊,吉良以及28名家臣遭到斬殺。此事件對當時的江戶人而言相當敏感,因為自從幕府在江戶設立以來,百年之間可說是天下太平。在這樣的時代,竟然發生了武裝浪人軍團襲擊德川家家臣宅邸的事件,若換作是今天,便可稱為集團恐怖攻擊事件。
前一年3月,江戶城裡曾發生赤穗藩藩主淺野長矩(多以其官名「內匠頭」稱為淺野內匠頭)砍傷吉良的事件,後來淺野被命切腹,赤穗藩遭到廢藩。吉良乃是江戶城裡教導禮法規矩的指導者,淺野曾屢次受到吉良騷擾,如被欺騙、被辱罵等等,以今天的說法就是職權騷擾。淺野便是受不了職權騷擾,才拔刀砍傷吉良的。
關於職權騷擾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說是淺野給的指導費太少,有說是發生了關於製鹽方法的糾紛,有說是淺野不願讓吉良觀賞自己珍藏的畫軸,也有說是源自女性或男色問題的,真相未明瞭。赤穗藩遭到廢藩,淺野家的舊家臣大石良雄(通稱大石內藏助)等47人為了替主上復仇,而襲擊了吉良宅邸。這些替主上復仇的浪人們的行為被認為是武士道的楷模,因而受到人們所讚揚。
此事件在12天後便被改編成歌舞伎上演了。那是沒有電視、報紙、網路的時代,人們想知道真相,戲班便以戲劇形式演給人們看。由於實際上的真相不得而知,作者便驅使想像力,創造出了生動有趣的故事。但在3天後,這齣戲便被禁止上演。雖然一般大眾很想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大規模的復仇事件,但幕府並不希望這起發生在幕府腳下的襲擊事件廣為流傳。對於不想承認的事就實施媒體管制、試圖加以遮掩,這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當權者的常套手段。
後來,赤穗事件的故事也曾上演,只是時代設定改成鎌倉時代或室町時代。接著,就在事件發生的47年後,也就是1748年,人形淨瑠璃的劇碼《假名手本忠臣藏》登場,這是一齣共有11段,演出時間長達10小時以上的大戲,成為赤穗事件在淨瑠璃與歌舞伎中的鐵板劇碼。
畢竟都過了半世紀,可能是當權者也不再嚴格管制了吧。即使如此,劇中時代依舊被修改成14世紀《太平記》的時代,登場人物的部分,吉良上野介被改名為高師直,淺野內匠頭也成了塩冶判官。但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個故事是改編自元祿時代的赤穗事件。主角大星由良助其實就是大石內藏助,正因為是講述忠義家臣「內藏助」的故事,劇名才取為「忠臣藏」。
《假名手本忠臣藏》在歌舞伎與人形淨瑠璃的世界屢次上演,即使是在戲劇人氣不旺的時代,只要上演這齣劇碼觀眾就一定會買單,因此在歌舞伎的世界裡,這齣戲被比喻為萬靈藥「獨參湯」。其後,不只是歌舞伎,諸如小說、講談、浪曲、音曲、電影、電視劇、歌謠曲等各個領域,都出現以《忠臣藏》為題材的作品,並創造良好成績。
讓日本人愛到心坎裡的普遍主題
為何《忠臣藏》會如此受歡迎呢?原因之一當然是因為其描繪了武士道的美學,另外就是,這齣戲裡出現了許多日本人相當喜愛的主題。
第1個主題是所謂的「判官贔屭」,也就是同情弱者的意思。判官指的是平安時代末期武將源義經,他在討伐平家的行動中雖然取得最大功績,卻因為與兄長源賴朝不睦,而成為受到驅逐的悲劇主角。日本人對這種悲劇主角,往往心生同情,想要為其加油打氣。《忠臣藏》巧妙地刺激到了這種心理,劇中淺野被吉良欺負的場面,以及赤穗浪人所經歷的艱難辛苦,都使得觀眾對一味忍耐的浪人產生共鳴,而想要支持這些弱者。最後浪人成功斬殺吉良,也帶來了艱辛忍耐終於得到回報的成就感,這就是「判官贔屭」式的感動。即使是在現代,這種為弱者加油打氣的心理也是人人都有。
第2是「團體戰」。劇裡的主角並不是單一一位英雄,這種弱者集結起來成為強大力量的劇碼,正是日本人所喜愛的。所以日本人特別喜歡團隊合作,諸如橄欖球、棒球這類運動自不在話下,動畫與遊戲裡,集結夥伴力量與敵人戰鬥的故事也相當受到小孩子的喜愛。電視劇裡,除了表面上大英雄的活躍之外,背後還有無名功臣的努力,這種故事也容易受歡迎。《忠臣藏》雖然是以1名浪人為主角的故事,背後卻一直都存在著其他46人。
第3,是「凋零者的美學」,日本人最愛這個套路了。浪人們即便成功斬殺吉良,故事也不是以喜劇收場,浪人最後被幕府命令切腹,因為他們是肇事的罪人,理應處以極刑。即使如此,他們仍值得武士的聲譽,不貪生怕死、勇於捨身取義,這正是武士的精神。
第4是「獻身」。《忠臣藏》裡,有許多女性與部下為這些捨身取義的浪人獻身般地付出。
第5是「勸善懲惡」。在《忠臣藏》的故事裡,吉良被描繪成反派角色,但史實上它其實是個好人,他會騎農耕用馬的赤馬視察領地,傾聽農民的聲音,因此在領地三河頗受領民愛戴,被尊為「赤馬老爺」。他同時也是在茶道與美術領域具有高深造詣的一流文化人。但這些都不重要。故事裡描繪的吉良,既貪得無厭、貪贓枉法,而且又好色。故事裡的反派如果不壞得徹底,那就不有趣了。不只是吉良,那些未參與襲擊行動而逃跑的赤穗浪人,例如前家老大野知房(通稱大野九郎兵衛)也被描繪為狡猾卑鄙的角色,在《假名手本忠臣藏》裡還成了倒向敵方吉良的間諜角色。史實裡他其實是名優秀的經濟官僚啊……。
類似的主題,不只是日本人,全世界的人應該都頗為喜愛吧。
未參與襲擊的成員也在故事裡登場
赤穗藩約有300名武士,其中參與襲擊的僅47人,其餘250人去了哪裡呢?這些未參與襲擊行動人們的故事,也是《忠臣藏》人氣的秘密之一。
如前所述,《假名手本忠臣藏》由11段戲劇構成,從大序(第1段)到第4段「判官切腹」,相當於故事的序章。
其後的第5段到第6段,便是以未參與襲擊的男性角色,早野勘平為主角。勘平是塩冶的家臣,卻因為與婢女阿輕密會,因此在主上惹出刀傷事件時,未能待在事件現場。他因恥於自身的不忠,愧而出逃,寄居在阿輕的老家,成為一名獵戶。
阿輕察覺勘平有意參與襲擊,為主上報仇,便決心將自己賣至遊廓,以籌措軍用資金。阿輕父親帶著賣身錢,在回家的路上,夜晚卻被山賊斧定九郎襲擊,不僅錢財遭搶,還被刺殺身亡。
這個定九郎,後來被在山裡追趕野豬的勘平誤認為是野豬而開槍射死。勘平在黑暗中也不知道對方是誰,在倒地的男人懷中一搜,搜出了包有大筆錢財的錢包。他奪走錢包逃回家中,想用這些錢為主上報仇,轉念一想,卻懷疑起自己開槍誤殺的或許便是自己的義父,受不了良心的苛責,最終切腹自殺。以上是第5段、第6段大綱,第7段便開始講述賣身祇園的阿輕與大星由良助的故事。
勘平壯志未酬身先死,未能參與襲擊行動。被勘平殺死的定九郎本是塩冶家臣,卻被身為塩冶家老的父親,斧九太夫(也就是大野九郎兵衛)斷絕父子關係,而淪落為山賊。九太夫在第7段戲裡被發現與敵方高師直勾結,而被由良助所殺。勘平、定九郎、九太夫,以這些未參與襲擊的角色為主軸的故事,占了全劇11段中的3段,約4分之1的篇幅。
還有其他許多人也未能參與襲擊行動,有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有臥病在床的,有為了家人與戀人而不得已決定另尋出路的,也有中途逃跑的,情形各異,甚至還有當天睡過頭的。史實裡,據說其實還有其他支援隊在待機,以防大石襲擊失敗。這些個別故事,在後來的講談等作品裡多有描繪。《忠臣藏》並不是只有貫徹武士道的正義英雄的故事,那些未參與襲擊、被認為是不忠之人的角色的故事,也趣味盎然。
如此,一個300年前發生的事件,就這樣成為了一個內容豐富的故事,在戲劇、小說、歌曲、演藝等領域裡傳承下來。雖然在近代,這種為了正義而甘願殉身的滅私奉公精神也曾被軍國主義所利用,但在海外也曾聽聞這個故事作為日本武士道與美學的一種展現而備受矚目。即使是在21世紀的今天,《忠臣藏》依舊是超越時代的鐵板劇碼。
標題圖片:歌川國芳《忠臣藏》(Af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