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換取臺灣多數青年存活的日本警官廣枝音右衛門

歷史 生活 臺灣香港

1943年太平洋戰爭的戰線擴大,菲律賓的佔領區需要大批警官維持治安,日本海軍在臺灣廣招志願兵組成巡查隊,廣枝音右衛門以總指揮官的身分,在同年12月率領一批由上百名臺灣青年組成的海軍巡查隊前往馬尼拉。然而,廣枝接到了上級的玉碎命令,卻始終未向隊員們下達這項同歸於盡的命令,願部下的臺灣青年們安全歸家,所有責任由自己來承擔,並自殺身亡。如今茨城縣取手市的古剎「弘經寺」裡立了「遺德顯彰碑」,為紀念犧牲自我,聯繫臺日情誼的感人故事。

臺灣人到弘經寺,不是來觀光,而是來掃墓

茨城縣取手市恬靜的住宅區中有一間淨土宗的古剎「弘經寺」,寺院腹地不大但有600多年的歷史,早已是在地人重要的信仰中心。取手市雖然臨近東京,位處首都通勤圈之內,不過很少有人會特地為了觀光造訪此地。

位於茨城縣取手市的600年古剎弘經寺(筆者攝影)
位於茨城縣取手市的600年古剎弘經寺(筆者攝影)

奇特的是,多年來偶有臺灣人來到弘經寺,他們不是來進香,也不是來觀光,而是來弘經寺裡的墓園掃墓。

墓園位於寺院的大殿旁,從中間的通道一直走到底,可以看到一個寫著「廣枝家之墓」的墓碑,旁邊矗立了一塊巨大的「遺德顯彰碑」,碑上刻著「嗚呼壯烈 義人 廣枝音右衛門」及其被表彰的事由,石碑立於1977年,立碑者為「前臺灣新竹州警友會」。

這個朝向南方靜靜矗立的彰顯碑,在陽光下像鏡面一樣反射出光芒,相較於其他的墓碑顯得很不一樣。石碑裡藏著一段連繫臺日情義的感人故事,曾經有一位日本警官以自己的一條命,換來了上百名臺灣青年的存活機會,但長達70多年來,僅有少數的臺灣人和日本人知道這段故事。

25歲遠赴臺灣開拓新的人生

彰顯碑上表彰的人物廣枝音右衛門為日治時代臺灣總督府的警官,1945年2月慘烈的菲律賓馬尼拉戰役中死於自裁,年僅40歲。廣枝的遺孀在戰後帶著子女回到娘家所在的茨城,在弘經寺的墓園為亡夫安置墓位,但一直到戰爭結束30多年後才得知廣枝自裁的理由,以及有一群丈夫生前帶領的臺灣人部下,一直默默地祭拜廣枝,並在竹苗交界的獅頭山的一間佛寺為他立了祿位。

廣枝在1905年底出生於現今的神奈川縣小田原市,在日本大學予科(相當於現今的高中)完成學業後,1928年約23歲時以預備幹部的身分進入陸軍步兵隊,期滿退役回到神奈川湯河原町的一所小學擔任教師,25歲時參加臺灣總督府的警官招募,1930年渡海開拓新的人生。

當時臺灣總督府的警官是一件非常搶手的工作,廣枝突破難關順利錄取,抵臺12年後已晉升為警部,在新竹州竹南郡警署擔任行政主任,時年38歲。

1943年太平洋戰爭的戰線擴大,菲律賓的佔領區需要大批警官維持治安,日本海軍在臺灣廣招志願兵組成巡查隊,廣枝以總指揮官的身分,在同年12月率領一批包括500名臺灣青年在內組成的海軍巡查隊2000人前往菲國。

海軍巡查隊的任務起初以搬運物資、補給和管理戰俘為主,但進入1944年秋天,美軍投入大量兵力和武器展開奪回菲律賓作戰,因為戰線吃緊,海軍巡查隊被編入馬尼拉海軍防衛隊參與作戰。

1945年1月9日美國大軍從呂宋島登陸並朝著馬尼拉逐步南下,日軍節節敗退,2月初美軍進入馬尼拉展開市街戰,城市頓時化為火海,砲彈猶如雨般落下。2月中旬,節節敗退的日軍困守於馬尼拉南邊的王城區。

下一頁: 為臺灣人犧牲自我

關鍵詞

茨城縣 臺灣 菲律賓 警察 第二次世界大戰 日本統治時期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