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名店崎陽軒登臺:日臺便當文化的衝擊與交流

社會 文化 生活 觀光旅遊 國際

橫濱百年老鋪『崎陽軒』海外第一家分店在臺北車站開幕了。這個臺灣首間日本鐵路便當專賣店所推出的日式便當,臺灣人的接受度如何呢?針對臺灣人的飲食習慣,日本企業在商品規劃上做出了何種應對?日式便當與臺式便當的文化差異究竟是甚麼?

日本燒賣便當進軍臺灣

日本的日式『冷』便當,臺灣人可以接受嗎?針對這個問題,崎陽軒做出了重大的決策,那就是臺灣版的燒賣便當,將以常溫的便當來販售。賣場中還放置了一個不斷冒著白煙、加熱中的燒賣蒸籠,用來強調有販售『熱』燒賣。

咦?原本冷卻著吃也美味的燒賣便當,來到臺灣就變成『熱』燒賣便當了。這對日本人來說應該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吧?迎合臺灣人對熱食的需求,再加上日本鐵路便當的號召力,開店首日現場大排長龍,這款臺灣限定的臺灣版熱燒賣便當,賣出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吃過的人紛紛表示:「這個燒賣的風味很棒」、「在日本有買過所以覺得很親切」、「現在無法去日本非常很懷念日本的車站便當,可以在臺北買到真的很開心」等好評連連。

說起便當文化,臺日真的大不同。應該說原本飲食文化就有不同之處。基本上除了冷盤料理之外,臺灣人(華人)都習慣吃熱騰騰的飯菜。而且以中醫的醫學角度來看,吃冷食、喝冷飲對身體尤其是內臟器官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因此,臺灣人說到吃飯,首先聯想到的就是熱熱的菜餚。

在臺灣因為有吃熱食的飲食習慣,所以保溫瓶啦、保溫壺、可以加熱的便當盒等保溫道具的銷售量非常好。前一陣子日本演藝圈很流行起床後喝一杯溫水的《溫水減肥法》也是從臺灣人有喝溫水的習慣所傳過去的。在我的記憶之中,除了刨冰、涼麵或是涼拌小菜之外,每天吃的正常三餐都只有熱食的記憶。

回想起來,現今在臺灣便利商店販售的三角形日式飯糰,當初剛上市的時候,臺灣消費者完全不買單。「飯糰是冷的無法接受」、「冷飯一定很硬吧?」等,消費者完全無法想像冷冷的米飯吃進嘴中是什麼滋味、心生抗拒。說來慚愧,當時杏子也是其中一人。在臺灣有一句諺語:「吃冷飯等你。」正確說法是:呷清飯(臺語發音,吃冷掉的隔夜飯)等你。意思就是任何時候都可以,不必準備直接吃,也就是隱喻很從容,隨時候教,隨時接招的意思。

明知冷飯比熱飯多了10%的「抗性澱粉」,熱量也降低3∼5%而且比較有飽足感、很適合減重計畫,但我還是喜歡吃熱騰騰的白飯。曾經吃過冷掉的滷肉飯,哇喔,那滋味真的是無法言語,幾乎是完全無法入口啊。飯,就是要吃熱的,所以在臺灣只有賣溫熱的便當,街上的便當店、車站內的便當販售處都會設有保溫裝置,讓便當或菜色保持在一個溫度,因為,沒有人想吃冷冷的飯菜啊。連列車中的便當也是只有在用餐時間會推出來叫賣,而且也是溫熱的。

日本崎陽軒登臺後,針對臺灣便當市場推出特別款式,其中最大的不同點在於,臺灣版的便當菜色是溫熱的。(臺灣崎陽軒提供)
日本崎陽軒登臺後,針對臺灣便當市場推出特別款式,其中最大的不同點在於,臺灣版的便當菜色是溫熱的。(臺灣崎陽軒提供)

下一頁: 臺灣便當的「飽足感」

關鍵詞

便當 台灣 臺灣 崎陽軒 車站便當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