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研究李登輝的難度

政治外交 臺灣香港

前原志保 [作者簡介]

2020年7月30日,臺灣前總統李登輝過世,消息在日本也受到報導,造成不小的衝擊。李登輝訃聞傳出後,許多媒體紛紛刊出文章,透過各式各樣往事宣揚他的功績,今後想必會有更多專題報導出現。在這個偌大的時代轉折點,筆者也思考著,身為一個從研究所時期便持續研究李登輝的年輕學者,有什麼是只有自己才寫得出來的。經過一番思索,筆者決定寫一篇文章,談論「在臺灣」從事李登輝研究的獨特的困難之處。

臺灣國內對李登輝存在兩極評價,這在日本較不為人知

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當作核心理念,而把李登輝視為阻礙兩岸統一的「國賊」的中國姑且放在一邊不談,李登輝在海外(至少在歐美)基本上被視為帶領臺灣民主化的「民主先生」而受到正向讚揚。日本除了這些要素之外,也常把他對日本的情感稱為「親日」而加以介紹。日本也出版了許多他的相關著作,因此在總統卸任之後,為了向他親自討教而前往臺灣拜訪他的日本人可說是絡繹不絕。我自己也曾多次與他見面談話,有時是跟在團體裡面,有時則是單獨拜訪。

李登輝身為戰前舊制高中畢業的菁英,其博學多聞的談話內容令許多人深深著迷,但另一方面,有部分人士把李登輝對日本的情感以有利於自己的方式加以扭曲、消費,這也使得身為學者的筆者擔憂,這現象可能會成為日本真正理解臺灣的阻礙。

李登輝在臺灣受到何種評價?端詳本次臺灣國內的報導,多半果然還是強調他對民主化的貢獻。但李登輝原先所屬的國民黨黨員,對他的評價可就是各式各樣了。李登輝在推動臺灣民主化的同時,也強調異於中國的臺灣色彩,李登輝執政時期奠定了臺灣主體性的基礎當然是事實,但從國民黨的角度來看,李登輝大概仍難免於「大肆利用國民黨之後,又將之弱化的忘恩負義的背叛者」的印象。

下一頁: 我開始研究李登輝的契機

關鍵詞

臺灣 研究 李登輝

前原志保MAEHARA Shiho簡介與署名文章

生於福岡縣。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畢業(東亞研究),英國里茲大學碩士課程修了(中國研究),2014年在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取得法學博士學位。現任九州大學人間環境學研究院臺灣講座特任助理教授。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