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愛公」:至今仍受臺人仰慕的日籍巡查

歷史 生活 臺灣香港

片倉佳史 [作者簡介]

臺灣西部沿岸地區有尊神明叫「義愛公」,這尊神明原先是一位日籍警官。本文將介紹日治時代臺灣發生的一樁悲劇與奇蹟,帶讀者認識臺灣的「文化景觀」義愛公。

死後依舊心繫村民:義愛公的誕生

以上便是森川巡查在臺灣度過的一生。然而在他自殺後20年,有個「奇蹟」發生了。

1923年(大正12年)2月上旬,臺灣南部爆發流行性腦膜炎疫情,臺南一帶陷入恐慌,南至麻豆、新化,北至北港,疫情陰影也逐漸逼近副瀨村。

同年2月7日,時任保正的李九夢見一位身披黑色斗篷的巡查。當時臺灣實施「保甲制度」作為警察機關的輔助單位,這是地方行政的末端組織,「保正」便是一「保」之長。

夢中,巡查告訴李九「多注意生水、生食」,並傳授了幾個具體場所與預防措施。隔天早上李九立刻召集村民,按照夢中指示實施防疫對策。果然,病魔彷彿避開了這個聚落一般,居民倖免於難。

之後村民立刻察覺到夢中巡查便是森川,人們感激森川死後依舊眷戀愛顧著此地居民,便決定委託住在朴子的有名工匠周啓元打造神像。此時也流傳著一段軼聞:打造神像的木材曾四度斷裂,就在大家束手無策之時,森川再次託夢,神像才終於得以完成。

不久廟宇翻修,神像供奉於此,森川巡查作為神祇受到居民信仰。

森川清治郎少數照片之一,左為千代夫人,中為森川清治郎,右為長男真一
森川清治郎少數照片之一,左為千代夫人,中為森川清治郎,右為長男真一

綿延傳頌的巡查軼聞

富安宮祭祀著多尊神祇,其中高約40公分的義愛公身披黑斗篷、手持寶劍,身形威武嚴肅,神像雖小,卻能感受到獨特的氣場。

信徒將這尊神祇稱為「義愛公」而幾乎不用「森川清治郎」之名,這是因為靈魂神格化之後便已不是「人」而是「神」。類似的例子還有媽祖(林默娘),以及與森川同樣受到神格化的日本人杉浦茂峰(飛虎將軍,臺南市安南區)。

這邊要提一下義愛公的「靈驗」。人們為什麼喜歡拜義愛公呢?據筆者採訪,有些靈驗頗貼近日常生活,像是丟失的、被偷的東西找回等等,另外一些則像是煩惱解決、難題解開、好運到來,或是旗開得勝等等,類型廣泛。

但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疾病痊癒。曾經臺灣被稱為「瘴癘之地」,諸如瘧疾、鼠疫、腳氣病等等,各種疾病蔓延肆虐,然而除了大都市之外,幾乎不存在醫療設施,因此一旦染病幾乎意味著死亡。此外,也有許多疾病威脅到人們的生活,比如長期讓人民為之所苦的沙眼。附帶一提,當時平均壽命約為50歲前後,嬰幼兒死亡率也極高。

義愛公讓衛生觀念深植此地,被認為是守護人民免於疾病之苦的存在,如今則作為病魔退散的象徵,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相結合。

不只是日治時代,即便是戰後,人們面對病魔時也總是雙手合十敬拜義愛公,祈求生活平靜安寧。如今醫療技術進化、醫療制度完善,區域居民的生活也大為改善,但義愛公信仰仍深植當地,人們祈求祂保佑身體健康、現世安穩。

私人宅邸內設置的私人神壇。為了感謝疾病治癒,信徒特別設置的(朴子天旨堂)
私人宅邸內設置的私人神壇。為了感謝疾病治癒,信徒特別設置的(朴子天旨堂)

下一頁: 義愛公的分靈

關鍵詞

臺灣 飛虎將軍廟 日本統治時期 義愛公

片倉佳史KATAKURA Yoshifumi簡介與署名文章

旅居臺灣的作家。1969年出生於神奈川縣。就讀早稻田大學教育系時第一次到臺灣旅行。大學畢業後就職於福武書店(現在的倍樂生Benesse)。1997年開始正式在臺灣生活。從此,圍繞臺灣文化以及臺灣與日本的關係進行寫作、攝影。創作內容涉及地理、歷史、語言、交通、溫泉、時尚等多個領域,特別對日治時期的遺跡和鐵路有很深的造詣。主要著作有《臺灣日治時代遺跡》、《臺灣土地・日本表情》、《臺灣風景印-台湾・駅スタンプと風景印の旅》(玉山社)等。網站:臺灣特搜百貨店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