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扎根的日本人系列:「敲出撼動人心的鼓聲」和太鼓指導者・演奏者 熊谷新之助

生活 音樂 國際交流 臺灣香港

馬場克樹 [作者簡介]

因美國留學的契機,與和太鼓結下不解之緣。之後,在異國的臺灣擔任和太鼓的指導者兼演奏者的熊谷新之助,選擇留在臺灣繼續努力,出自對當時學生的責任感與想要改變臺灣人對和太鼓的印象。現在,他立下新目標,成立日本樂器的綜合教室,以及在臺灣建構日本樂網絡,傾注全力投入。

熊谷新之助 KUMAGAI Shinnosuke

1983年生於福岡縣。在美國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留學時,與和太鼓邂逅,開始演奏活動。2008年回國後,在東京經歷了一段飛特族(Freeter)的生活,自2010年起進入株式會社太鼓中心(Taiko Center Co.,Ltd.)經營的TAIKO-LAB青山教室工作,擔任事務員。2012年,作為同中心的臺北支部駐在員前往臺灣赴職,2013年起轉為指導人員。2014年同中心決定退出臺灣事業,以此為契機而獨立開業,在臺北設立太鼓教室「和太鼓熊組」。現在,除了指導臺灣的和太鼓愛好者,同時身為和太鼓演奏者,在臺灣各地展開活動。

新目標是成立日本樂器的綜合教室和建構日本樂網絡

在臺灣的生活進入第9年,他的夫人正是前往臺北赴任的那年夏天約定好相互廝守的對象,3個小孩都在臺灣出生。今後也打算和家人一起在擁有高度自由和充滿多元性的臺灣繼續生活。不過,有一件令他相當掛心的事情。

「在臺灣,不只是太鼓,經常看到的是被動和等待指示的學習態度。練習一首樂曲,一旦會演奏了,就容易感到滿足。要如何呈現出更有魅力的演奏,前面的世界要靠自己去探索。」

「和太鼓熊組」的演奏(熊谷新之助提供)
「和太鼓熊組」的演奏(熊谷新之助提供)

太鼓團體『音阿彌』(熊谷新之助提供)
太鼓團體『音阿彌』(熊谷新之助提供)

最近,新之助也開始投入篠笛的演奏。在臺灣,一般常見的是和太鼓或是三味線等,開設個別教室來教導單項樂器,所以他接下來的新目標是成立日本樂器的綜合教室和建構日本樂網絡。

最後,當被問到最尊敬的和太鼓演奏者時,他舉出了活躍在太鼓團體『音阿彌』,也曾受邀來臺演出的3人-古立ケンジ(Kenji Furutate)、西片翠敬、江上瑠羽。

「我從古立老師那裡學到的是,在有技術背景的舞臺上富有美感的動作;從西片老師那裡學到樂曲的獨創性,可以在現代表演中展現出『和』的柔軟;從江上老師那裡則是學到結合力道和華麗的表現力。古立老師也訓斥說,臺灣的環境太過鬆散安逸,讓我絲毫不敢鬆懈。」

以「時時求上進」為信條的熊谷新之助,5年後、10年後,是否能拉近與這些老師們的距離呢,看來筆者的期待又新增了一個。

標題圖片:熊谷新之助和「和太鼓熊組」團隊成員(熊谷新之助提供)

關鍵詞

樂器 臺灣 和太鼓 演奏

馬場克樹BABA Masaki簡介與署名文章

創作型歌手、演員、文字工作者。出生於日本仙臺市。2007年起任財團法人交流協會(現為公益財團法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文化室主任3年半,返日投入震災復興志工1年半。2012年移居臺灣,組成臺日創作樂團「八得力(Battery)」於臺灣各地演出,創作電影、電玩主題曲,廣告音樂等。著作有《約定之地—24位在台灣扎根的日本人》(2021年,時報出版)。另外,身為演員,在不少臺灣電影、電視劇、舞台劇、廣告裡都能看到他的身影。2022年7月起任中央廣播電台的節目《非常台灣》的主播。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