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搖籃」江戶吉原:孕育浮世繪、歌舞伎及狂歌的幕府公認花街柳巷

文化 歷史

日比谷孟俊 [作者簡介]

位於東京台東區千束的吉原,如今依然是有名的風化街,從江戶時代初期建成已有400多年的悠久歷史,隨著時代的變遷,其風貌不斷發生變化。不過,受電影和文學作品的影響,作為明治時代以後頹廢的青樓場景的模式化「吉原」,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筆者在此想提醒各位讀者,江戶吉原是幕府公認的花街柳巷,孕育了精彩紛呈的「粹文化」(誕生於江戶時代的優雅風流的審美文化——譯注),若將吉原遺忘在腦後,則有可能忘記日本獨特的文化。

藝娼妓解放令,翻天覆地的文化變革

《閒談數刻》一書仲介紹了文化(1804-1818年)到文政(1818-1830年)年間善待娼妓的青樓主人、若松屋的藤右衛門。

・喚娼妓綠木、花照、重美野、小靡前往中町時,必搖鈴以賀之:「恭喜綠木」「恭喜花照」。未陪客返回時亦然。
・商簿入金三兩之時,領班報與店主,則按慣例行事,雖格間內尚有娼妓等候,亦必拉開隔扇關店。入金三兩,則一日生活足矣,不與娼妓為難。入金不足三兩之日,至亥時亦必關店。
・娼妓之服飾向岡田屋訂購,附之種種要求,盡力讓物有所值,務使其不借款。

火災之時,娼妓到大音寺避難,其父宇右衛門聞之,允許其經過自宅,供茶或水使其稍作休息。

對行為不端之娼妓耐心教之,不施以責罰。屢教不改者,只需告知「必轉送他店」,則無一人不知悔改。對娼妓不設工作年限,若其父母需錢款相助,則向其借款,令其慢慢還之,不急於收取欠款。

在娼妓出門前往仲之町等候客人時,藤右衛門會說「綠木,祝賀你」,然後搖鈴送其出門。即使未能帶回客人,也同樣搖鈴歡迎她們歸來。如果領班報告說賺了3兩錢,即使「張見店」(店前設有格子的房間,便於客人看清娼妓的容貌)裡還有娼妓在等候客人也會關店。他認為3兩收入足以維持生計,而且從不為難娼妓,賺不到3兩的日子到晚上10點也必定會關門。服裝的購置也向岡田屋提出各種要求,考慮儘量便宜,不讓娼妓借錢。

其父宇右衛門在娼妓因火災到大音寺避難時,允許她們從自家穿行,並提供茶水或白水讓其稍作休息。

對行為不端的娼妓苦口婆心地說教,從不體罰。如不悔改,只要告訴她們「讓你去其他店裡」,則沒有一名娼妓不改邪歸正。她們的父母需要錢時也會向其借款,讓她們慢慢還,不會延長娼妓的工作年限,也不會讓其結清欠款。

當然,娼妓的待遇因妓院的規模和等級不同而各異,可能也有剝削和打罵娼妓的店主。不過,也確實有如同若松屋這樣父子兩代都秉承「溫情主義」的妓院。

落合芳幾的作品《鶴泉樓》(1863年,個人藏品)。青樓「鶴泉樓」中衣著華麗的娼妓們
落合芳幾的作品《鶴泉樓》(1863年,個人藏品)。青樓「鶴泉樓」中衣著華麗的娼妓們

明治5年(1872年)頒佈的《藝娼妓解放令》對於吉原而言是一場翻天覆地的文化變革。公娼制度被廢除,人口販賣被禁止,宣佈限制「年季奉公」(按年限工作——譯注)以及「前借金」(從雇主處借來的將來以藝妓的報酬償還的金錢——譯注)無效,隨後有20多家大規模妓院關門停業。妓院靠借款雇用娼妓,可以想見其必定陷入資金短缺的困境。吉原在原則上根據娼妓的意願繼續經營,很多小規模的妓院加入其中,因此江戶時代嚴格的規矩不再起作用,文化水準也很難維持下去。吉原開始了剝削客人和娼妓的歷史。

進入明治時代,西方文明傳入日本,制度和習慣發生巨變,以吉原為題材的日本傳統音樂因為與近代化思想相違背而遭到排斥。昭和32年(1957年)頒佈的《賣春防止法》更是雪上加霜,江戶吉原的文化由此徹底銷聲匿跡。於是,對於現代人來講,吉原就成為了「不為人知、沒人講過、已經遺忘、需要避諱」的存在。

而江戶時代的吉原在250年間也發生過很大變化。明治時代以後,除政策和社會情況外,妓院的經營方式、娼妓的處境和待遇以及文化方面也有很大不同。現實情況是,反映明治末期風貌的電影《吉原炎上》中所表現的頹廢印象占主流,而讓抱一樂在其中的「粹文化」交流、以及像若松屋那樣富於溫情的青樓已經被人們所遺忘。避開吉原,我們便無法深入理解日本獨具特色的江戶文化。為了使江戶文化流傳後世及國外,我們是否亟待對吉原重新進行綜合性評估呢?

關鍵詞

文化 江戶 吉原

日比谷孟俊HIBIYA Taketoshi簡介與署名文章

生於1945年。1971年在慶應義塾大學研究所應用化學專業修完碩士課程。工學博士、文學博士。曾任日本電氣株式會社基礎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首都大學東京系統設計系教授、慶應義塾大學研究所系統設計與管理研究科教授,現任慶應義塾大學系統設計與管理研究所顧問。實踐女子大學研究推進機構研究員。祖上在江戶的吉原經營青樓「和泉屋」。著有《江戶吉原的經營學》(笠間書院)一書。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