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林正丈的「我的臺灣研究人生」

我的臺灣研究人生:選舉共同體與防疫共同體──從1983年增額立委選舉到新型冠狀病毒時代的臺灣政治腳步

政治外交

若林正丈 [作者簡介]

從高呼臺灣自決的1983年選舉開始,臺灣開始朝「選舉共同體」之路邁進。歷經7次總統大選,掌握了命運共同體的共有節奏,在對應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危機之際,展現了可稱為「防疫共同體」的團結力量。

「住民自決」主張後的25年

「臺灣尚待定義」?

在上次的連載裡曾經提到,自己首次進行「走看聽選舉」是在1983年的「立法院增額立委選舉」,臺灣獨特的反對勢力「黨外」的口號「臺灣前途由住民自決」,成為當時選戰的焦點,那個口號的前提是,「臺灣住民」作為應該決定自己國家歸屬的主權主體,當時的我親身見證了臺灣民族主義公然躍上臺灣選舉政治的舞台。

從上個月便斷斷續續地閱讀臺灣歷史學者周婉窈(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的文集《島嶼的愛和向望》,前幾天在書裡看見了以下這段話。周婉窈是臺灣史概論的暢銷書籍《臺灣歷史圖說》(初版1998年)的作者。

「臺灣尚待定義,但不要告訴我,她只能等待再度被外力重新定義」。

應該不只有我感受到,這段話與上次介紹過當時「黨外」領袖之一的康寧祥所言「臺灣現在正面臨第三次的命運轉捩點」、「臺灣住民掌握自己命運」等主張,在思想上有所關聯、相互震動吧。

前述周婉窈的文章寫於2009年,「臺灣前途由住民自決」的主張公然登場後,光陰流逝超過25年。而當下,世界正處於新型冠狀病毒引發肺炎大流行的顛峰時期。此次暫且停止依循時序的過往回顧,希望記下「臺灣前途由住民自決」之後的轉折,以及關於當下的所思所感。

下一頁: 「選舉共同體」

關鍵詞

臺灣 研究 若林正丈

若林正丈WAKABAYASHI Masahiro簡介與署名文章

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該臺灣研究所學術顧問。生於1949年。1974年獲得東京大學國際學碩士學位,1985年獲該校社會學博士學位。1994年起任東京大學研究所總合文化研究科教授等職,2010年至2020年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術院教授、臺灣研究所所長。1995年4月-1996年3月任臺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2006年4月-6月任臺灣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客座教授。主要著書有《臺灣的政治——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戰後史》(東京大學出版會,2008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