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留於綠地的鳥居之謎——明石元二郎與臺灣

文化 歷史 臺灣香港

片倉佳史 [作者簡介]

至今仍長眠在臺灣的明石元二郎,55年短暫的生涯中,舉凡俄國革命、日韓合併等歷史的轉捩點上都有他的身影。本文將回顧明石元二郎的生涯,爬梳與臺灣的密切關係。

猝然離世,遺體葬在臺灣

明石的時代轉眼間驟然落幕。從上任之時起,明石就以前所未見的頻率尋訪各地,致力於掌握當地實情。只可惜過勞埋下隱憂,明石在1919年7月染上了流行性感冒。他曾一度康復並在10月13日時離開臺灣赴大分縣別府溫泉休養。而總督府在19日時即收到他病危的急報。24日早上6點30分,明石溘然長逝。由於追封爵位之故,在公告上的辭世之日是10月26日。

明石生前曾留下遺言,敦囑時任總務長官的下村宏,說道:「我若有變故,將我葬在臺灣」,故後事依循其意,以冰塊鋪滿明石的遺體透過船運送回臺灣。抵達基隆港後,便以特別輸送列車轉送往臺北。

葬禮於11月3日早上8點30分,在臺北新公園(今之二二八和平公園)舉行,由總督府執行葬儀,走神道教儀式,沿路目送靈柩的人潮據悉約有十萬人。

墳墓修建於臺北的三板橋,即現在的康樂公園,歷任19位總督中選擇臺灣作為安眠之地的人,只有明石元二郎。

附帶一提,明石的家族墓地位於鄰近明石故鄉的福岡市天神勝立寺,由於明石的遺體運至臺灣,故此處的墳中僅有他的遺髮與指甲。至今這座墳仍然存在,並受妥善管理。

修建於三板橋共同墓園的明石之墳,至昭和19年為止每年都會於墳前祭祀。圖為日本統治時代的照片(筆者提供)
修建於三板橋共同墓園的明石之墳,至昭和19年為止每年都會於墳前祭祀。圖為日本統治時代的照片(筆者提供)

下一頁: 共同墓園化為貧民窟

關鍵詞

神社 臺灣 遺跡 日本統治時期 公園 明石元二郎

片倉佳史KATAKURA Yoshifumi簡介與署名文章

旅居臺灣的作家。1969年出生於神奈川縣。就讀早稻田大學教育系時第一次到臺灣旅行。大學畢業後就職於福武書店(現在的倍樂生Benesse)。1997年開始正式在臺灣生活。從此,圍繞臺灣文化以及臺灣與日本的關係進行寫作、攝影。創作內容涉及地理、歷史、語言、交通、溫泉、時尚等多個領域,特別對日治時期的遺跡和鐵路有很深的造詣。主要著作有《臺灣日治時代遺跡》、《臺灣土地・日本表情》、《臺灣風景印-台湾・駅スタンプと風景印の旅》(玉山社)等。網站:臺灣特搜百貨店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