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公園革命:臺灣「共融式遊戲場」誕生之日
社會 文化 娛樂 設計 臺灣香港-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在日本沒看過的設備
2019春,筆者與家人一起搬至臺北,開始了為期1年的臺北生活。我們滿懷著對臺灣生活的期待來到臺灣,但回想起來,最常去的地方既非夜市也非老街,而是公園。原因是家中小孩正值活潑好動的年紀,但真正被臺灣公園的魅力吸引的,其實是我。
一開始的契機是花博公園美術園區的遊戲場,我在那裡第一次看到供輪椅使用者使用的鞦韆。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我在日本沒看過的設備,比如裝設安全帶的轉轉椅、連接溜滑梯的無障礙坡道,以及沒有高低落差的無障礙沙坑等等,沙坑裡還設有桌子,供輪椅使用者玩沙。
受到衝擊的我回家之後到處查資料,才認識到「共融式遊戲場(*1)」這個詞,英文就是「inclusive playground」,這是指不論年齡、障礙有無、人種與背景,任誰都能參與遊戲的遊戲場。我們一家便是從此時展開了我們的共融式遊戲場巡迴之旅。
截至2020年2月為止,臺北市共有34座共融式遊戲場,今後2年內將再整修25座公園,增加至59座。
市民的抗議推動了臺北市政府
臺北市開始建設共融式遊戲場,並不是那麼久以前的事。2014年,臺北市受到以守護兒童安全生活為目的成立的「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抗議「有許多危險遊具違反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因此開始對遊具進行檢驗。不符合CNS標準的便進行拆除,或是更換成塑膠製的成套遊具。
然而接下來便有人開始抗議「孩子遊戲的場地消失了」、「好玩的遊具被拆除了」。2015年11月,30多個反對臺北市公園「改惡」的家庭聚集在臺北市政府前抗議,並召開記者會,她/他們以「還我特色公園」為口號,與小孩一同在麥克風前發聲。
當時參與記者會的李玉華如此說道:「磨石子溜滑梯和有一定高度的攀爬網,這些小孩喜愛的遊具都被陸續拆除,留下的只有『罐頭式設施』,像是彈簧木馬,或是只有3段階梯的低矮溜滑梯。」
我本身也有小孩,所以非常清楚,那樣的遊具頂多能滿足2到3歲的小孩,超過這個年齡之後,小孩便需要更具挑戰性、更刺激的遊具。安全當然是首要考量,但若放任臺北市這樣辦下去,到時候各地都會成為擺著相似成套遊具的「罐頭式公園」,小孩子能打從心底快樂遊玩的,具有特色的遊戲場將會消失無蹤。正是這樣的危機意識,讓她們動了起來。
她們所說的「特色」包含許多概念,像是區域性、多樣性,以及豐沛的自然環境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共融」概念。召開記者會前,她們用心查找外國共融式遊戲場的資訊,並在記者會上說明其中的意義。這樣的行動最後終於促使臺北市政府與她們展開對話。
(*1) ^ 本文中「遊戲場」指擺設遊具的遊樂場,而「公園」則指包含遊戲場在內的整座公園。
與小孩一同建設遊戲場
現任臺北市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南港公園管理所股長的許耀仁,在聽完記者會意見後也感到同意:「的確,她們以及她們的小孩,這些市民才是公園的使用者。」實際上,改建後的遊戲場也的確沒什麼人氣,他認為特地花錢去蓋市民不想用的設施,也不是辦法。
於是臺北市便修改了公園的改建方針,決定廣納市民意見。那時,2014年年底就任臺北市長的柯文哲剛好在各方面推動市民參與市政,這樣的做法也符合當時的施政方針。
2017年1月,聽取市民意見後建設的第一座共融式遊戲場「榮星公園」誕生了。這座公園遵守CNS標準,以安全第一為原則,同時備有許多高挑戰性的遊具,如磨石子溜滑梯、攀繩、攀網等,無障礙沙坑裡也備有小小的沙桌。
受到媒體大篇幅報導的影響,榮星公園的遊戲場一到週末便盛況空前,市民的反應也相當正面。
臺北市一面進行公園改建,2年內同時從國外邀請共融式遊戲場相關學者與設計師,舉辦了多次研討會。透過這些累積,2018年2月,前文提到的花博公園遊戲場就此誕生。臺北市將此處視為共融式遊戲場的模範案例。
此時,由參與抗議記者會的李玉華等多位母親所成立的NPO法人「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以及以提高安全為訴求的「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要求促進身心障礙兒童權利的「臺灣身心障礙兒童權利促進會」等公民團體,也作為顧問出席會議。李玉華笑道:「抗議完了,現在是合作夥伴。」
此外,共融式遊戲場的建設也十分重視兒童的意見。比如2019年6月開幕的中央藝文公園‧華山大草原遊戲場在規劃階段,便開了7次工作坊,小孩們自由描繪各自的點子,並對設計師製作的模型提出意見,甚至參與遊戲場貼磚工作。參與的小孩對於開幕的遊戲場都相當喜愛,也抱持著驕傲。
「共融」的核心價值為多元人口參與
設計師與遊具廠商此前沒有什麼機會聽取使用者的意見,透過這次遊戲場建設中的市民參與,他們才首次明白大家要的是什麼。從前他們只能從國外進口並設置已完成安全檢查的遊具,漸漸地他們開始在國內增加客製化遊具的設計與生產,使得臺北市的公園更加多元豐富。
公園處的許耀仁表示:「要蓋出大家都想用的共融式遊戲場,需要各種不同的人來參與,包括小孩、家長、居民、輪椅使用者、視覺障礙者、聽覺障礙者等等。有各式各樣的人參與,才能蓋出讓所有人都能遊玩的遊戲場。」
共融式遊戲場意味著多元包容,且大家都能參與的遊戲場,其中也包含遊戲場的建設過程,而這正是這些新建公園的核心價值。
臺北市改變公園改建方針後約5年,現在臺灣各地地方政府也在積極建設「非罐頭式」的,能發揮地方文化與特性的「特色公園」。雖然這些公園並非都具備共融式遊戲場,也並非都有公民參與,不過這波起源於臺北市的,真正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公園建設行動正逐漸擴展至全臺灣,值得關注。
碰巧在這個春天,東京也出現了第一座都立公園裡的共融式遊戲場,地點在世田谷區的「砧公園」,以及府中市的「府中之森公園」。東京都表示今後也會增設同樣的遊戲場。此外,澀谷區與豐島區也正在考慮引進。
我在臺北的生活即將屆滿1年,準備回到日本。想到在日本也能與小孩一同到共融式遊戲場遊玩,就令人非常開心。
標題圖片:共融式遊戲場(筆者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