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天才IT大臣,是為何在日本成為焦點人物?

政治外交 技術 社會性別・LGBTQ 臺灣香港

2020年2月,才剛被美國研究季刊《外交政策》選為「世界百大天才頭腦」的臺灣數位政務委員唐鳳,最近在新型冠狀病毒的風波中,開發出一目瞭然的口罩APP程式,在日本的知名度也一夕上升。她在小時候就被稱為天才,國中的時候就創業走向世界,曾經以「1小時1比特幣」與蘋果企業簽約擔任顧問。她在33歲就宣布退休,35歲時因為「興趣」而進入當時的蔡英文內閣,這位奇才不僅成為病毒危機中的救世主,也讓世界與日本都感受衝擊。

高智商與傳統教育的衝突

她的父母親都是媒體高階主管,知性且開明。父親熱愛閱讀,幾乎所有的閒錢都拿去買書。另外,因為堅信人人平等,他以對待大人般的態度,常常與小學的唐鳳進行蘇格拉底式的對話,也任由她閱讀自己書架上的數學及哲學的書。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唐鳳很早就顯露聰慧。

小學進行智力測驗時,她的IQ就被測定至少160。這是魏氏(WISC)智力量表上等級最高的層級。一般傳說她的IQ180,她認為這是誤傳,真正測試的結論是「測不出結果」,因為分數太高已經超越量表極限。之後在成長過程中,她又測過2次,每次都是一樣的結果。

後來隨著她個子長高到180公分,在面對外界稱讚她的高智商時,她總是開玩笑說:「大家把我的身高跟智商搞混了啦!」或者,她會說:「在網路時代每個人IQ都是180。」看得出她想要輕輕帶過這個話題。

一般人都是在學校受教育,從小學一路讀到高中,或者繼續讀到大學、研究所,但是她正式學歷只有國中肄業。

童年時,她在9年內換過3所幼稚園與6所小學。對她來說,學校生活痛苦多於快樂。

霸凌過去一度讓她絕望

一方面,老師教的內容她已經會了,在課堂上學不到新知識。而她雖然記憶力超強,但是對於瑣事常常記不住,所以有時會因為忘記帶手帕衛生紙,被老師責罰。另一方面,同學對她的聰慧有時會展現敵意,在小學被編入資優班之後,她人生的災難也開始。

資優班的成績競爭激烈,連許多家長也加入戰爭,督促孩子要有更好的表現。在班上成績永遠第一名的唐鳳,遭到某些同學忌妒霸凌。有一個拿不到第一名就會被爸爸打的同學甚至對她說:「如果你死掉就好了! 這樣我就會是第一名。」

因為先天有心臟病,她只要一有情緒激動,就會臉色發紫,甚至昏倒。所以,她說自己是在「生理上無法生氣的人」,永遠都很溫和,但同學卻非如此。有一次被同學追打撞牆昏倒之後,媽媽去學校帶她回家,回來幫她換衣服時,發現胸口有一大片瘀青,似乎曾經被人踢過。

唐鳳從此對學校充滿恐懼。之後的學校生活,就在拒學、復學、休學、自學、復學交錯之下度過。後來,她終於在國中時走出校門,再也沒有回去過。
這是在14歲那一年發生的事,是她在徵得家人同意後,到臺北近郊的烏來山上閉關幾個禮拜後,思考得來的結論。

下一頁: 離開傳統投身網路世界

關鍵詞

臺灣 IT LGBT 跨性別者 人工智慧 AI 唐鳳 台湾 IT AI 唐鳳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