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千里來相會――嫁到臺灣的日本太太百年史(上)

社會 家庭 國際交流 臺灣香港 生活

栖來光 [作者簡介]

在跨國婚姻日趨增加的現代,日本女性遠嫁臺灣的歷史可回溯至百年以前。面對異國生活的點滴與困境,這些日本太太的個人生命史也譜進了日臺關係史。

回溯日本太太在臺灣的處境及形象

根據臺灣內政部的資料,2018年外國籍配偶總數為184346人(中國、香港、澳門除外),在這之中日本籍配偶有4943人,其中2636人是女性。從比例上看絕對不算多,不過,緊跟在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之後名列第五名的日女臺男婚配史,卻能回溯至日本時代,綿延100年之久。

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日本的殖民地治理正式展開。當時跟臺灣人結婚的日本女性屬於「妾」的身分,籠罩在「不是什麼好女孩,幾乎都是風塵女子」(臺灣日日新報1915年4月23日)的偏見之下。因為那時候臺灣總督府雖然給臺灣人日本國籍,卻沒有確立日臺婚姻的相關法律制度。

接下來到了1920年,為了促進臺灣人與日本同化,法律開始受理日臺跨國婚姻登記,臺灣富裕人家的子弟到日本留學進而與結識的日本女性結婚,這類案例尤多。華南銀行創立者,同時也是臺灣首屈一指財閥的「板橋林家」林熊徵之妻,就是日本人。像這類嫁入臺灣名門世家或富裕人家的日本女性不在少數,或許也影響到後來日本女性在臺灣的「形象」亦未可知(參考:日本女性的刻板印象——從臺灣保險套廣告來思索)。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日本太太的處境截然不同。1945年日本投降,臺灣被納入中華民國,蔣介石率領的國民黨政府掌握支配大權,隨後於1947年爆發了二二八事件。不滿國民黨政權做法的民眾在臺灣各地發起暴動,後遭到政府武力鎮壓,無數生命就此犧牲。其中,尤其受過日本教育的知識菁英成為打壓對象,許多日本太太只好在恐懼中默默度日。

同一年,隨著在臺日本人的集體遣返,針對與臺灣人結婚的日本太太,允許其以歸化中華民國為條件繼續留在臺灣,遂有258名日本太太選擇放棄了日本國籍。(1946年/臺灣日僑管理委員會調查)

大約在這時期,日臺跨國婚姻轉而減少。當時在臺灣生活的日本太太,要不是從日本時代起便已經嫁給臺灣人,就是跟著臺灣丈夫從日本遣返回來的人。另外還有少數例子,是跟著國民黨政府從中國過來的日本太太。另外,二次大戰後接收臺灣的首任行政長官,也就是鎮壓二二八事件的陳儀,據說他的妻子也是日本人(雖然陳儀並未攜眷前來臺灣,不過他的妻子隻身留在中國,不知道後來狀況如何)。

下一頁: 面對更為艱難的戰後時代

關鍵詞

臺灣 跨國婚姻 育兒 日本太太 日僑 台湾

栖來光SUMIKI Hikari簡介與署名文章

旅居臺灣的作家。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2006年開始旅居於臺灣。為日本各類媒體撰寫有關臺灣的報道。著有《在台灣尋找Y字路》(玉山社,2017年),《山口,西京都的古城之美:走入日本與台灣交錯的時空之旅》(幸福文化,2018年)、台日萬華鏡(玉山社,2021年)。個人網站:「台北歲時記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