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千里來相會――嫁到臺灣的日本太太百年史(上)

社會 家庭 國際交流 臺灣香港 生活

在跨國婚姻日趨增加的現代,日本女性遠嫁臺灣的歷史可回溯至百年以前。面對異國生活的點滴與困境,這些日本太太的個人生命史也譜進了日臺關係史。

在臺獨自承受著產後育兒的苦惱

在日本生產後,我在孩子一歲半大時再度回到臺灣,這是2006年國際結婚後,我第二次在臺灣生活的起點。雖然同住的臺灣夫家都對我很好,但語言障礙以及文化背景,以及思考方面的差異,有時候會讓溝通不大順暢,不巧那時又是必須密切照顧孩子的時期,讓我失去了自己的時間,只是越來越焦慮。當時我身邊沒有能商量的朋友,也沒有機會好好用日文表達自己的想法,晚上一躺下就淚流不止,有時候還會把頭埋在枕頭裡不斷大喊。或許是所謂的產後憂鬱症,但當時我只是一個勁地想著,「我是自己想來才決定過來的,不可以哭哭啼啼」。

那時候我還在親餵孩子,一晚得起床2、3次,慢性睡眠不足的日子持續了一年半以上,某天我突然心一橫想試試看讓孩子斷奶,結果得了乳腺炎。隨著心跳陣陣發作的疼痛彷彿籠罩了胸部,乳房發炎的熱擴散到全身簡直苦不堪言,黏著我哭鬧的孩子令我疲憊不已,同時,又覺得自己竟然對親生孩子有這種感受,實在既沒用又難堪。我拚命地在網路上搜尋,想知道臺北有沒有哪裡可以對我伸出援手,就這樣找到了「ne ne 會」。

和在臺灣的日本太太們產生連結

「ne ne」是臺語「乳房」的意思,2000年設立的「ne ne 會」是針對日本人,協助親餵母乳的組織。最近雖然在行政單位的推動下臺灣也開始推廣親餵母乳,不過很多媽媽都會在生產後儘早回到職場工作,所以餵嬰兒母乳的風氣不像日本普遍。「ne ne會」的核心,也是發起人的林小百合女士,擁有日本護士執照,主要活動內容包括拜訪新生兒家庭、舉辦關於母乳的優點、乳房及乳頭的疑難解惑、離乳與斷奶等各種主題的讀書會。有些懷孕或正值育兒期的日本女性,因為來臺灣不久,不會說當地語言而陷入孤立的案例不少(事實上當時我也是其中之一)。讀書會每個月定期舉辦一次,貼近與會者的煩惱,有時也能在那裡認識相似際遇的朋友。

我打電話給負責人林女士,請教她該如何對付乳腺炎,也透露了自己目前的狀況。撥出電話的當下,我內心已經是走投無路只求一線希望,所以記憶有些朦朧,搞不好是邊哭邊講。林女士或許是察覺到話筒另一端的氣氛非同小可,所以開口問:

「妳平常有可以商量的朋友嗎?」

我回答沒有,替我著想的林女士便介紹了「撫子會」給我,說覺得我一定能在嫁來臺灣的日本女性團體裡找到朋友,這邊每個月舉辦一次例行聚會,不妨參加看看。

「ne ne會」的發起人、代表 林小百合女士(林小百合女士提供)
「ne ne會」的發起人、代表 林小百合女士(林小百合女士提供)

雖然我當時沒有成功讓孩子斷奶,但乳腺炎有所好轉,於是連繫「撫子會」參加了最近一場聚會,那時的點滴我都記得很清楚。我一點一點道出目前的處境,接著某個前輩把手溫柔地放在我的肩膀上,如此說道:

「大家都一樣~大家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我不是孤獨一人,很多前輩都跟我走過同樣辛苦的歷程。」我第一次出現這個想法,孤立的個人跟社群連接後帶來了安心感,我就像是在寒冬裡凍傷的人被溫暖的毛毯團團裹住似的,有了踏實安心的感受。

然而,我一直要到很久很久以後,才知道原來嫁來臺灣的日本女人的歷史之複雜,一如從日本時代走到戰後、現代的臺灣史一般;也才知道以前有過那麼多日本太太,活在我無法與之相比的艱苦處境。

下一頁: 回溯日本太太在臺灣的處境及形象

關鍵詞

臺灣 跨國婚姻 育兒 日本太太 日僑 台湾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