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桂竹與日本植物學之父牧野富太郎

生活 自然環境 臺灣香港 社會 歷史

林翠儀 [作者簡介]

位於高知市郊五臺山上的「縣立牧野植物園」,為紀念植物學之父牧野富太郎而建,其與臺灣植物的調查研究與奠定,有著深厚的淵源。

牧野植物園至今仍延續著與臺灣植物之緣

自認是草木精靈的牧野,為了植物可以說是散盡家財,自費出版植物雜誌還自學石版印刷技術和繪畫,他筆下的植物圖鑑精緻到連顯微鏡底下的細部寫生都忠實紀錄,一生畫了1700張植物圖鑑,確立了他獨特的「牧野式植物圖法」,如果沒有對植物十足的熱愛,根本不可能辦到,有趣的是牧野出門採集植物經常穿著西裝打領結,有人問他為何這樣打扮,他笑著說去見「情人」怎能不正裝。

牧野富太郎繪圖工具(筆者攝影)
牧野富太郎繪圖工具(筆者攝影)

牧野富太郎繪製的植物圖鑑(筆者攝影)
牧野富太郎繪製的植物圖鑑(筆者攝影)

牧野的祖母在他22歲時過世,家道也開始中落,加上他對金錢沒有概念,把財產都花在植物採集、標本製作和購買文獻、器材上,28歲結婚後小孩一個接著一個出生,雖然31歲返回東大擔任助手,但薪水根本不夠養活一家人,牧野和妻子壽衛子總共生了13個小孩,其中有6個夭折。壽衛子力挺丈夫的研究,外出工作補貼家用,並常跟孩子說「我們家的貧窮不同於世間所說的貧窮,因為學問而貧窮一點都不可恥。」

1927年牧野以65歲之齡終於獲得東大頒發理學博士的學位,同年他在仙臺發現新種的矮竹,將之命名為「壽衛子笹」,隔年壽衛子過世,享壽56歲。高知有一群有志之士成立「晨間劇牧野之會」,以連署的方式力促NHK將牧野和妻子壽衛子的故事拍成晨間劇,不過至今尚未成功。

牧野富太郎以妻子之名命名的「壽衛子笹」(筆者攝影)
牧野富太郎以妻子之名命名的「壽衛子笹」(筆者攝影)

牧野在1957年過世,享耆壽94歲,高知為了彰顯牧野畢生的功績,1958年在高知市近郊五臺山上打造了牧野植物園,園內種植了3000多種與牧野有關的野生植物,1999年擴建新設「牧野富太郎紀念館」,陳列牧野採集的標本和相關文物,2008年成立「50周年紀念庭園」,在園內的南園展示東洋園藝植物,今年底北園將有兩個新園區即將開幕。

高知縣立牧野植物園位於五臺山上風光明媚(筆者攝影)
高知縣立牧野植物園位於五臺山上風光明媚(筆者攝影)

牧野植物園不但展示與牧野有關的植物,也積極進行植物研究、教育普及與資源植物的探查。值得一提的是,牧野植物園在2012和13年,在臺灣林業試驗和新潟縣立植物園的協助下,對臺灣原生種的杜鵑進行採集和調查,並且將19種分布於臺灣的杜鵑,引進其中17種(有11種為原生種),這些杜鵑從種籽開始育苗,經過5年的栽種,有7種已成長到開花的狀態,杜鵑現在已移種到南園結網山上,此園區已收集了各地約60種杜鵑,預料明年的杜鵑花季,臺灣杜鵑也將在牧野植物園內怒放,延續120多年前牧野與臺灣結下的植物情緣。

標題圖片:高知縣立牧野植物園的「牧野富太郎紀念館」一角(筆者攝影)

關鍵詞

臺灣 植物 日本統治時期 牧野富太郎 愛玉子 台湾 日本統治時代 植物 牧野富太郎 愛玉子 日本統治時代 植物 牧野富太郎 愛玉子

林翠儀LIN Tsuei Yi簡介與署名文章

自由時報東京特派員。新聞科系畢業,政治新聞跑了10多年,趕上90年代初臺灣首波哈日風改學日語,之後歷任報社編輯與日文編譯,著有《哈日解癮雜貨店》(印刻,2017)。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