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臺灣以及夏威夷。跨越大海開闢新生活的海洋人——通訊雜誌《かむろ》中的沖家室島移民史

生活 歷史 國際交流 臺灣香港 社會

日本的官方移民約自150年前開始,位於瀨戶內海的沖家室島,住著早期前往世界各地開拓漁場及新天地的漁業家族,並以雜誌作為記錄及連繫族人的媒介,寫下海洋人的移民史。

移居海外的日本漁業家族

2018年12月20日,明仁上皇陛下渡過了最後一個身為天皇的生日,他於此時所發表的談話中,有一段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年,是我國開始往海外移民後,屆滿150年之時。這段期間,許多日本人在他們所前往的土地上,不斷接受著當地人幫助,並付出孜孜不倦的努力,成為當地社會的一份子發光發熱。」

日本列島自古以來天然災害多且貧脊,有不少日本人選擇離開,渡海邁向新天地。正如上皇陛下所述,特別是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許多人紛紛踏上移民之路,近則往朝鮮半島、臺灣、中國東北部,遠則前往夏威夷、巴西、秘魯等地,開拓他們的新生活。有個地方仍保有珍貴的史料,讓當時這些人的心聲流傳至今,那就是位於山口縣瀨戶內海的「沖家室島」。誕生於這座島嶼的通訊雜誌《かむろ》(譯注:音同「家室」),從1914(大正3)年創刊起,至1940(昭和15)年止共發行了158期,在27年間牽繫著離開島嶼的人與他們的故鄉。每一期刊物都會刊出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裡頭有著當時海外遊子的生活側寫與對新天地懷抱的熱情期許,還有他們對家人和故鄉的想念,以及在陌生異地的迷茫失措,這些內容讓當年的種種得以生動地流傳至今。

由日本政府從中斡旋的「官約移民」始自1885年,當時日本政府的外務大臣是井上馨,因此井上馨的故鄉山口縣送出的移民尤其多,其中,由周防大島前往夏威夷移住的島民更不在少數,而沖家室島正是隸屬於周防大島的小島之一。

環島長約4公里,總人口約130人,沖家室島擁有日本最高等級的高齡化比率,號稱是「長壽鄉」、「安享天年之島」。不過,這裡也曾經是瀨戶內的海上交通要衝以及首屈一指的漁村,不但相當繁榮,二次世界大戰前人口甚至曾一度超過3000人,居全日本人口密度之冠。沖家室島的居民,擅長使用當地傳統的「家室船」與「家室釣勾」以單根釣桿捕獵,他們為了尋找好漁場而前往下關、伊萬里、平戶、對馬與朝鮮半島,還有臺灣與夏威夷等地,進行漁業移民。造訪沖家室島上的蛭子神社,可以看到信徒捐獻的狛犬與石階及參道的石頭上刻著「檀香山」、「大島Hilo」、「高雄」、「基隆」等地名,訴說著船隊們勇敢朝外海航行的足跡。據悉,由沖家室島人構成的「家室會」現在不但遍佈東京、關西、廣島、山口宇部等地,就連在夏威夷也有組織,會員數超過500人。

沖家室島上的蛭子神社,可以看到信徒捐獻的狛犬上刻著「高雄」的地名(筆者攝影)
沖家室島上的蛭子神社,可以看到信徒捐獻的狛犬上刻著「高雄」的地名(筆者攝影)

下一頁: 發行記錄並連繫海外族人的雜誌

關鍵詞

臺灣 移民 夏威夷 山口縣 台湾 移民 移民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