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橄欖球之星──柯子彰:一位擔任日本代表隊隊長的臺灣選手的軌跡

運動 歷史 臺灣香港 生活

一青妙 [作者簡介]

首次在傳統橄欖球國家以外舉辦的日本世界盃橄欖球賽,主場國的日本隊打進前8強,亮眼的表現掀起了全國性的橄欖球熱潮,連臺灣觀賽者也為之感動。筆者以自身記憶回顧日本與臺灣的橄欖球發展。

延燒至臺灣的橄欖球世界盃之熱

橄欖球,從英國到日本,再傳到臺灣。由於柯子彰的盡心盡力,臺灣的橄欖球運動發展開來,曾有一段時間臺灣與日本、韓國並列為亞洲3強。不過很可惜地,現在臺灣的橄欖球有些消沈無力。雖然每日都在努力練習,希望能夠參加以亞洲各國為對象的7人制橄欖球賽「亞洲橄欖球錦標賽」,但由於缺乏練習場地和教練,讓選手能夠就業發揮所長的環境也不健全等等,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聽說晚年的柯子彰感嘆在臺灣缺少政府和企業的理解與幫助。不過,2015年臺灣大學校內成立了臺灣首個女子橄欖球隊等等,並非盡是一片悲觀。

2001年柯子彰結束了91歲的生涯。在病床上直到過世前,仍在筆記本上以流暢的日文持續書寫關於橄欖球的事情,最後一頁記下了「……傳球也分為快傳、長傳……grubber kick等數種」,對橄欖球的愛,讓他直到人生的最後一刻仍念念不忘,實在令人感動。

在病床上直到過世前,仍在筆記本上書寫關於橄欖球的事情(臺灣公共電視「永遠的13號」記錄片)
在病床上直到過世前,仍在筆記本上書寫關於橄欖球的事情(臺灣公共電視「永遠的13號」記錄片)

柯子彰過世後,在臺灣有媒體籌劃了名為「永遠的13號」的記錄片和相關專題報導,懷念他的各種聲音沒有中斷過。

柯子彰被稱為臺灣橄欖球之先驅,他的橄欖球精神源自日本。臺灣的橄欖球迷欣賞著日本隊的快速進擊,同時想起過去將橄欖球帶入臺灣並深根的日本人和柯子彰的種種,或許會感到開心喜悅吧。

連結日本和臺灣的事物相當多樣,看著世界盃橄欖球賽,我才留意到橄欖球也是其中之一。如同棒球,非常期待能夠在日本隊裡出現活躍的臺灣選手,不過還是先享受父親喜愛的早慶戰,學習一下橄欖球的規則吧。

標題圖片:1930年遠征加拿大時的紀念照(第2排左端為柯子彰)(日本橄欖球協會提供「日本橄欖球數位博物館」刊載質料)

關鍵詞

臺灣 橄欖球 日本統治時期 早慶戰 台湾 日本統治時代

一青妙HITOTO Tae簡介與署名文章

隨筆作家、女演員、牙醫。生於東京。父親是臺灣人,母親是日本人。幼年時期在臺灣度過,11歲起在日本生活。著書有《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2013年)、《我的箱子》(2012年)、《我的臺南》(2015年,三書均由聯經出版)。《我的臺南・東海岸》(2016年,新潮社)、《臺南》(2016年,新潮社)、《環島》(2017年,東洋經濟新報社)。擔任台南市親善大使、石川縣中能登町観光大使。以『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為原作改編成同名台日合作電影上映,在2019年3月時、以『我的箱子』為原作改編的舞台劇在台灣上演、本人也參與演出。還隨時通過部落格X(舊稱推特)發布訊息。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