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橄欖球之星──柯子彰:一位擔任日本代表隊隊長的臺灣選手的軌跡

運動 歷史 臺灣香港 生活

一青妙 [作者簡介]

首次在傳統橄欖球國家以外舉辦的日本世界盃橄欖球賽,主場國的日本隊打進前8強,亮眼的表現掀起了全國性的橄欖球熱潮,連臺灣觀賽者也為之感動。筆者以自身記憶回顧日本與臺灣的橄欖球發展。

日本最年輕的代表隊主將

依據日本橄欖球協會官方刊物、臺灣民視電視臺和公共電視臺等報導,以下介紹一下柯子彰的人生。

1910年,柯子彰生於臺北,雙親都是虔誠的基督徒。父親工作的關係,搬到了中國的福州市,1923年,他回到日本進入京都舊制的同志社中學就讀。

以當時的學生標準來說他算是身形碩大,擁有體格天賦。柯子彰被相中進入橄欖球隊,每日戮力練習。不只是因為認真的個性,或許也因為天賦異稟,短時間內就精通上手,就讀同志社中學期間,以橄欖球隊一員的身份貢獻努力,達成連續3年日本第一的戰績。

舊制同志社中學時代的柯子彰(臺灣公共電視「永遠的13號」記錄片)
舊制同志社中學時代的柯子彰(臺灣公共電視「永遠的13號」記錄片)

他被評為擁有大學等級實力的選手,在中學5年級時,也曾經以同志社大學橄欖球部一員的身份,參加關西地區的大學對抗賽。從同志社中學畢業後,柯子彰進入東京的早稻田大學商學部就讀,也進入早大橄欖球隊,擔任的位置是眾所矚目的左中鋒後衛。

大學2年級時,入選首次成軍的日本橄欖球代表隊,遠征加拿大,賽前被認為絕對沒有勝算,但全部7戰的比賽裡,獲得6勝1和的佳績,在日本國內掀起了一陣橄欖球旋風。

1932年日本代表隊時的柯子彰(後排中央)(日本橄欖球協會提供「日本橄欖球數位博物館」刊載質料)
1932年日本代表隊時的柯子彰(後排中央)(日本橄欖球協會提供「日本橄欖球數位博物館」刊載質料)

大學4年級時,成為早稻田大學的主將,創立了之後被視為早稻田橄欖球隊看家本領的「搖晃戰法」。所謂「搖晃戰法」,指的是以快速傳球的方式打亂對手防禦並趁隙攻擊的技法。移動速度快,具有破壞力,腦袋亦無比清晰的柯子彰,時常發出明確指示,掌控整個比賽的節奏。

「柯!柯!柯!」

現役時期,當柯子彰走向賽場時,全日本的橄欖球迷常會發出這樣的加油聲。此外,俊美的柯子彰比起其他的日本選手,常被許多女性球迷包圍的傳說也不脛而走。

1934年訪問日本的澳洲學生選拔選手的對抗賽中,他以23歲的年紀擔任日本代表隊的隊長,23歲這個年紀,目前仍是歷年來日本代表隊最年輕主將的紀錄。

當時的橄欖球界,留下了讚嘆柯子彰的話語如下。

「柯子彰之前沒有柯子彰,柯子彰之後亦無柯子彰。」

由此可窺知,他有多麽受到日本橄欖球界的重視。淪為殖民地的臺灣的年輕人可以擔任日本代表隊的隊長,在臺灣成為津津樂道的話題。

1934年早稻田大學稱霸關東比賽,舉起冠軍獎盃的隊長柯子彰(後排中央)(日本橄欖球協會提供「日本橄欖球數位博物館」刊載質料)
1934年早稻田大學稱霸關東比賽,手持冠軍獎盃的隊長柯子彰(後排中央)(日本橄欖球協會提供「日本橄欖球數位博物館」刊載質料)

下一頁: 創立橄欖球協會,一生投入橄欖球運動的普及

關鍵詞

臺灣 橄欖球 日本統治時期 早慶戰 台湾 日本統治時代

一青妙HITOTO Tae簡介與署名文章

隨筆作家、女演員、牙醫。生於東京。父親是臺灣人,母親是日本人。幼年時期在臺灣度過,11歲起在日本生活。著書有《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2013年)、《我的箱子》(2012年)、《我的臺南》(2015年,三書均由聯經出版)。《我的臺南・東海岸》(2016年,新潮社)、《臺南》(2016年,新潮社)、《環島》(2017年,東洋經濟新報社)。擔任台南市親善大使、石川縣中能登町観光大使。以『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為原作改編成同名台日合作電影上映,在2019年3月時、以『我的箱子』為原作改編的舞台劇在台灣上演、本人也參與演出。還隨時通過部落格X(舊稱推特)發布訊息。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