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與基督教:為什麼對 「信仰」漠不關心?

文化 歷史

石川明人 [作者簡介]

在日本,雖然基督教文化給人的印象是比較正面的,但信徒人數還不到總人口的1%。本文將回顧基督教在日本的傳播歷史,思考日本人與基督教的關係。

在經濟和軍事上擁有影響力的傳教士

基督教最早傳入日本是在1549年。聖方濟・沙勿略(San Francisco Xavier,1506-1552年)一行登上鹿兒島,開啟了在日本的傳教活動。在早期傳教士的影響下,日本也出現了基督教信徒,而且人數一度快速成長,但僅僅過了60年左右,基督教信仰就遭到了禁止。禁教政策延續了大約260年,在這段時期,基督教徒遭受了拷問、處刑等極為殘酷的迫害。從17世紀到19世紀中後期,基督教遭到禁止和鎮壓,這背後存在諸多原因,但基本來說,或許可以認為最大的原因在於基督教已經成為可以撼動日本政治和社會的一大勢力,而不再只是一個宗教。

16世紀中後期,作為在日傳教主力的耶穌會深入參與了所謂的南蠻貿易,以便高效率地開展傳教活動,維持和擴大日本基督教徒的勢力。他們在經濟活動方面的參與不僅給一部分大名帶來了利益,甚至涉及到軍需物資的採購。傳教士已經成為在經濟和軍事上擁有影響力,在政治上不可忽視的一個集團,不再只是單純的宗教人士。

同時,16世紀的傳教士中,甚至有人認真研究過要叫來西班牙和葡萄牙軍隊對日本實施軍事控制。實際上,儘管以軍事手段侵略日本似乎並非一個具有現實可行性的方案,但當時並非只是一兩個傳教士主張過採用武力保護教堂和傳教活動。對於這樣的基督教徒,日本的為政者懷有不信任感和警惕性也就無可非議了。

本來,傳教士就對日本原有的宗教文化極不寬容,甚至將佛教視為惡魔弄出來的偶像崇拜。他們深信,只有基督教才是唯一正確的宗教,其他宗教全都是錯誤的、邪惡的。一些傳教士還曾經教唆日本基督教徒到佛教寺廟裡縱火,找出僧侶們藏在洞窟裡的大量佛像然後進行破壞。關於這些史實,通過傳教士自己寫的文書也可以得到驗證。

如果看過被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導演拍成電影的遠藤周作的小說《沉默》,或許會感覺那些遭到迫害的基督教徒都是單純的受害者。但是,當年的基督教並不是在希望與其他宗教和平共處的背景下而遭到了單方面的排斥。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自然會認為不同的宗教都應該彼此尊重、友好相處,但在當時的世界,這種意識還非常淡薄。

下一頁: 人們追求的是可以推動日本發展的「教義」

關鍵詞

歷史 基督教 宗教

石川明人ISHIKAWA Akito簡介與署名文章

桃山學院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專攻宗教學、戰爭論。1974年生於東京。畢業於北海道大學文學系哲學科,取得該校研究所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學分退學。文學博士。曾任該校研究所助手、助教,後任現職。著作有《基督教與日本人》(築摩新書,2019年)、《關於我們,戰爭人類》(創元社,2017年)、《基督教與戰爭》(中公新書,2016年)、《戰場的宗教,軍人的信仰》(八千代出版,2013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