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劇的宮家「北白川宮」
文化 歷史 臺灣香港
2008年秋天,在魏德聖的《海角七號》風靡全臺近兩個月後,另外一部同樣刻畫臺灣在地故事的電影《一八九五乙未》接棒上映,當時獲得不少好評。在這部描寫接收臺灣的日本人,以及反抗被接收的客家人的歷史電影中,有一位貫穿全劇的日本人,那就是當時身為軍醫的大文豪森鷗外。而另一位戲份吃重的日本人則是森鷗外的長官,也就是指揮臺灣征討的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其他語言閱讀
-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戰後被貶為平民,接續與臺灣之緣
下一位出現在死亡筆記本中的是成久王的長男,而這位瀟灑挺拔的陸軍軍官將以比祖父及父親當年更年少的歲數迎接死亡的到來。
13歲時,北白川宮永久王接替死於車禍的父親,延續這個不祥的宮號。和父祖輩一樣,永久王承襲家族傳統進入陸軍,官拜砲兵大尉參謀。1940年(昭和15年)9月4日上午,在中國河北張家口的一場超低空射擊演習中,永久王不慎被軍機螺旋槳捲入,右腿因此被切斷,頭部也受到創傷,當晚即宣告不治,享年30歲。
戰後,在盟軍的要求下,皇族的11個宮家於1947年(昭和22年)被貶為平民。3歲時繼承家業的道久王因此改名為北白川道久,這些原本只有宮號的皇族們從此有了姓氏。說來玄奇,成為一般人姓氏後的「北白川」似乎除去了詛咒的封印,當年還在襁緥中嗷嗷待哺的道久王現在已經是80歲的耄耋長者了。
北白川道久曾擔任伊勢神宮大宮司,還主持過明仁天皇嫁女兒時的神道儀式。2007年,由日本舊皇族及華族所組成的「社團法人霞會館」致贈三株臺灣原生種的緋寒櫻給臺灣駐日代表處,由當時的駐日代表許世楷接受此一象徵臺日長久情誼的厚禮。巧的是,彼時的霞會館理事長正是北白川道久。臺日兩地千絲萬縷的歷史淵源在美麗的櫻花樹下又被添上一筆,也令人不得不深深折服在歷史的巧妙安排之下。
後記:北白川道久已於2018年10月20日以81歲之齡病逝,北白川家男系就此斷絕。
標題圖片: 臺北公會堂(中山堂)外的北白川御遺跡紀念碑,此處現為孫文銅像(筆者提供)
(原文《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