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劇的宮家「北白川宮」
文化 歷史 臺灣香港
2008年秋天,在魏德聖的《海角七號》風靡全臺近兩個月後,另外一部同樣刻畫臺灣在地故事的電影《一八九五乙未》接棒上映,當時獲得不少好評。在這部描寫接收臺灣的日本人,以及反抗被接收的客家人的歷史電影中,有一位貫穿全劇的日本人,那就是當時身為軍醫的大文豪森鷗外。而另一位戲份吃重的日本人則是森鷗外的長官,也就是指揮臺灣征討的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其他語言閱讀
-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歷經幕末明治動亂後,死於臺南的能久親王
1868年(慶應4年),決定新政府及幕府勢力消長的「鳥羽・伏見之戰」爆發後,當時已出家(日語稱「入道」)的能久親王受末代將軍德川慶喜之託,向新政府軍的「東征大總督」有栖川宮熾仁親王求情,冀望留慶喜一條生路。沒想到新政府拒絕停止東征,能久親王於是被捲入這場內戰。上野戰爭敗北後,他逃往東北依靠仙臺藩,後來被反新政府的「奧羽越列藩同盟」推舉為共主,成為「東武天皇」。
到了9月,仙臺藩終於向新政府投降。公然造反的能久親王於是被軟禁在京都,直到隔年明治天皇命令其還俗。10月,能久親王前往普魯士(德意志)留學。此時,北白川宮家初代的智成親王不料以17歲之齡早逝。根據他的遺願,由排行第9的兄長、同時也是明治天皇皇叔的能久親王繼承北白川宮家,當時也才24歲。
即使人在異國,這位叛逆的皇室異類依然有驚人之舉。1876年(明治9年)時,他竟然與某位普魯士貴族的未亡人訂下婚約,還向明治政府提出結婚申請。那些封建保守的皇親國戚們聞訊時瞠目結舌的程度可想而知。驚慌失措的政府於是下令他立刻回國交代此事。然而這位曾經和權力核心兵戎相見的「朝敵」是絕對不會乖乖束手就擒的。就在返國前夕,滿腹委屈的能久親王投書普魯士的報紙,高調宣布自己的婚事。這樣的突襲,除了要讓政府臉上無光,也是對封閉的日本皇室最深沉的抗議。就這樣,回到京都的他又被軟禁了起來。至於浪漫的異國婚約,最後依然遙不可及,只得無疾而終。
1895年(明治28年),49歲的能久親王以近衛師團長的身份,在討伐臺灣各地反抗份子時負傷,最後於臺南「薨去」,結束波瀾壯闊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