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的宮家「北白川宮」

文化 歷史 臺灣香港

2008年秋天,在魏德聖的《海角七號》風靡全臺近兩個月後,另外一部同樣刻畫臺灣在地故事的電影《一八九五乙未》接棒上映,當時獲得不少好評。在這部描寫接收臺灣的日本人,以及反抗被接收的客家人的歷史電影中,有一位貫穿全劇的日本人,那就是當時身為軍醫的大文豪森鷗外。而另一位戲份吃重的日本人則是森鷗外的長官,也就是指揮臺灣征討的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皇族北白川宮一家之命運

日本皇室自古以來即為了避免重蹈對岸中原不斷上演「易姓革命」的覆轍而不使用強調家族血緣的姓氏。取而代之,他們借用近畿地區(京都、奈良一帶)的山水或寺院之名做為「宮號」。如本文主人公的宮號,就來自京都東北方一段名為「北白川」的河流。而令人不免穿鑿附會的是,東北方在風水上被視為不祥的「鬼門」,尤其在講究陰陽五行、被喻為「咒術之都」的京都,這樣的宮號似乎早已預言了北白川宮一家的命運。

做為首位戰死異地的皇族,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日本時代50年間被徹底神格化,成為全臺各重要神社的主祭神。而北白川宮從改稱初始即厄運不斷,如同被詛咒一般,直到第4代才擺脫宿命,甚至得以和臺灣再續前緣。如前所述,這命運多舛的一家在日本也因此被稱為「悲劇の宮家」。

下一頁: 歷經幕末明治動亂後,死於臺南的能久親王

關鍵詞

神社 臺灣 日本統治時期 北白川宮 台湾 日本統治時代 神社 日本統治時代 神社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