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林正丈的「我的臺灣研究人生」

我的臺灣研究人生:兩個衝擊──林義雄「滅門」慘案與葉石濤的一席話

政治外交 臺灣香港

若林正丈 [作者簡介]

1980年的林義雄「滅門」慘案事件當時正好來臺,在狂瀾的政治動盪中聽聞葉石濤先生的一席話,種種遽變在心中留下的衝擊。

封面背後的獨一文字「慟」

我在那次旅程中,為了理解「黨外」的主張,訂購了當時唯一發行的《八十年代》系列雜誌(也就是康寧祥主辦的雜誌。該雜誌被禁後,改名為《亞洲人》,之後再次被禁,又改為《暖流》月刊)。

回國後不久收到《亞洲人》月刊,該號以此事件為特輯,雜誌封面背後一整面的黑字之中,唯有「慟」一字為黑底白字,以表哀悼之意,成為非常具有衝擊性的版面。我曾數次寫信給在那次旅程中結識的吳密察先生,感謝旅途中受到他的諸多協助,以及請益關於研究的問題,但超過半年以上皆無回音。吳先生之後曾述懷說道:「因為那個事件陷入了非常低落消沈的狀態,完全無法回復心情回信。」

月刊《亞洲人》1980年3月號的正反封面照(筆者攝影)
月刊《亞洲人》1980年3月號的正反封面照(筆者攝影)

而我暫時投宿於近藤夫婦家的公寓,往南僅隔一個街區就是林宅。回到臺北後,某個早晨心中忐忑不安地經過該處,路上彷彿完全沒有發生任何事故一般,唯有附近小學傳來孩子們的歌聲迴盪。

其後經過數十年,我太太從以消費者團體為基礎的地方政黨起步,進而擔任相模原市議員,臺北的消費者團體經由我的臺灣友人請託,希望我太太能分享從消費者運動參與政治的相關經驗,因此安排了一場小型演講,我也隨同前往。演講會場設於「義光教會」,地址是臺北市信義路三段31號16巷,正是以前的林宅,之後改為教會之地。

下一頁: 葉石濤先生的一席話──「開始述說現代史的豐饒原野」

關鍵詞

臺灣 研究 若林正丈 台湾 研究 若林正丈 研究 若林正丈

若林正丈WAKABAYASHI Masahiro簡介與署名文章

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該臺灣研究所學術顧問。生於1949年。1974年獲得東京大學國際學碩士學位,1985年獲該校社會學博士學位。1994年起任東京大學研究所總合文化研究科教授等職,2010年至2020年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術院教授、臺灣研究所所長。1995年4月-1996年3月任臺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2006年4月-6月任臺灣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客座教授。主要著書有《臺灣的政治——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戰後史》(東京大學出版會,2008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