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性的音樂播放機第一代隨身聽「WALKMAN」是怎樣誕生的?

社會 文化 生活 音樂 技術

品川育 [作者簡介]

卡帶「WALKMAN」是否會成為一種文化

讓我們將時間線拉回到現代吧。

最近幾年,和黑膠唱片一樣,又出現了對卡帶進行重新評價的動向。東京新開了好幾家卡帶專營店。在「Mercari」和「雅虎拍賣」等個人交易平臺上,能夠正常使用的第二代「WALKMAN」的流通價格在20000~40000日圓之間。不過,賣家似乎也相當不容易,不少上拍寶貝的說明都寫著是從好幾部機器上拆下零件組裝起來的。

在雅虎拍賣網上搜尋WM-2後顯示的頁面
在雅虎拍賣網上搜尋WM-2後顯示的頁面

留聲機方面,好幾個廠商都推出了帶USB介面和配有Bluetooth功能的新機型,雖然市場規模還比較小,但充滿了生機。除了老唱片市場正處在火熱之際,當紅藝人在推出CD之際同步發售黑膠唱片,經常也會成為熱門話題。

那麼,卡帶和「WALKMAN」是否會作為相同的「文化」留存下去呢?至少在目前,索尼還沒有重新生產當年那些元件的計畫。而且,藝人們在發佈數位化音樂作品的同時推出卡帶新專輯的現象也是非常少見的。

曾引發生活方式革命的卡帶「WALKMAN」,能否在融入現代元素的基礎上生存下去,還是只能成為單純的「歷史遺產」?誕生40年後的今天,或許是一個重新思考的良機。

參考文獻:《隨身聽流策劃術》黑木靖夫著 築摩書房刊

商品圖片全由索尼公司提供

標題圖片:「WALKMAN」40週年紀念活動「#009 WALKMAN IN THE PARK」上展示的歷代機型,2019年7月1日,東京Ginza Sony Park(攝影:nippon.com編輯部)

關鍵詞

iPhone 索尼 音樂 隨身聽 Walkman

品川育SHINAGAWA Ikuo簡介與署名文章

2000年進入某大型IT出版社工作。曾供職於雜誌編輯部,創辦過1500萬PV級的網路新媒體,後來獨立。在近20年的時間裡,始終不懈追趕國內外的技術發展及其周邊商業機遇。近年來對深度學習等AI技術和傳統行業的產業變革產生興趣,一直在進行相關採訪活動。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