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用刺刀殺了好多小孩──在「親日」與「反日」的夾縫間

社會 歷史 國際交流 文化 生活

從小的成長過程中,筆者周邊未有過很多親日的臺灣人,反而是處於長期反日的教育下。但後來卻因接觸日本的語言和文化,長出了親日的芽。在同時看到光和影之中,持續摸索和一個國家相處的適當距離和熱度。

成長過程中,未有過很多人喜歡日本之印象

住在日本久了,有時會被第一次見面的人詢問「你是哪裡人?」。因為我日語基本上講得還算不錯,所以在大部分情況下,對方會期待聽到日本的地名。這時回答「臺灣人」,可以說就是一種小小的出櫃。

幸好在我的經驗中,回答「臺灣」而被討厭或被歧視的狀況幾乎沒發生過,反而是遇過許多日本人會很開心地跟我說「我很喜歡臺灣!」。2011年東日本大震災以降,臺灣作為「親日國家」的印象似乎已經深植日本人心中。許多到臺灣旅遊過的日本人,也都會異口同聲地說「臺灣人對日本人很好」。加上民間各領域的交流不斷有所進展,日本現在似乎颳起了小小的「臺灣旋風」。被喜歡當然比被討厭來得好,作為一個來自臺灣的人,對於「臺日友好」的現狀自是頗為開心;但另一方面,每當聽到「親日臺灣」這種詞,總有股異樣的違和感。

我自己當然屬於非常「親日」的那種人,畢竟以自身意志選擇學習日文、移居日本,甚至作為日本文學作家進行創作活動,我對日本與日文的情感,是任何人都無法否定的。有時突然想起時,回顧身週,大概就是同類相聚、同溫層厚吧,身旁年齡相仿的友人果然都頗為喜歡日本。但不可思議的是,我在自身的成長過程中,其實並未有過「臺灣有很多人喜歡日本」這種印象。

下一頁: 獨裁者為正統化自身立場而實施的反日教育體系

關鍵詞

日本 臺灣 文學 動漫 反日 親日 台湾 親日 反日 親日 反日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