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高齡「購物難民」,商店街負責接送

社會 生活 醫療健康 財經 家庭

東京都武藏村山市都營村山住宅區的居民老齡化現象正在加劇。針對行走不便,無法自行購物的老年人,商業街提供了免費接送服務,嘗試與他們互惠共存。這個「善待老人」的社區引起關注,全國各地存在「購物難民」問題的住宅區紛紛派人前來考察。

危機感

接送服務的創意人,是在住宅區內商店街上經營西服商店的比留間誠一先生(70歲)。他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遠離商店街」一事抱有危機感,起初是和其他店主一起推出了送貨上門服務。但他注意到躲在家裡的孤寡老人很多,他們似乎在其他方面還有一些需求。「看到有些老太太專門座車來店裡,我感到他們不光是為了買東西,還想和店裡的人說說話,聊聊天。」於是,在推出送貨上門服務的兩年之後,他從2009年開始又推出了接送服務。

比留間诚一先生
比留間诚一先生

從村山住宅區乘坐西武線電車,大約50分鐘即可到達新宿。當年作為支撐經濟高速成長期的年輕勞工們的家園,總共建有5260戶,是當時屈指可數的超大型住宅區。時至今日,比留間先生依然清晰地記得1972年在此地開始經商時的往事。

「那個時候,即使採購滿滿一豐田Hiace的西服,也能在一週之內賣光」。尤其是在除夕特賣日,曾經賣出過120萬日圓的佳績。這是只有在人口增多,薪資上漲的時代才能做到的事情。從那些1981年住宅區設立15週年紀念活動時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大群孩子顯得十分熱鬧。如今近40年過去了,住宅區內已經很少能看到小孩和年輕父母了。

除了年金生活者等低收入老年人成為主要顧客這個變化之外,超市開店和低價競爭的浪潮也衝擊了商店街。隨著1000日圓級別的低價化學纖維毛衣的出現、以及米和酒類銷售管制的放寬,一大批新店展開了攻勢。從2000年前後起,商店街的銷售額眼看著一天天下滑,比留間先生開始採取行動,試圖盡可能地將老年人群拉回到商店街。

儘管如此,現實依然不容樂觀。即使通過接送服務培養了回頭客,但還是有不少人會年老離世,導致顧客人數始終無法進一步成長。比留間先生回憶道「當時,光是維持銷售額就已經費盡全力了。但如果不做點什麼,銷售額只會持續下降」。

1981年時的村山住宅區,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們如今都去了哪裡?(左),現在的村山住宅區(右)
1981年時的村山住宅區,照片上的那些孩子們如今都去了哪裡?(左),現在的村山住宅區(右)

下一頁: 購物難民

關鍵詞

商店街 老年人 年金 農林水產省 高齡化社會 住宅區 購物難民 新市鎮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