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話(1):大和政權編寫的「歷史的起源」

文化 歷史

松本直樹 [作者簡介]

日本的建國神話是根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的內容整理出來的。本文將對其誕生的時代背景進行解說,並介紹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創造日本列島的故事。

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創造列島的神話

這次主要向大家講一講《古事記》中記載的日本神話世界。

先說一說父神伊邪那歧(Izanaki)和母神伊邪那美(Izanami)名字的由來。「伊邪那」念作「izana」,諧音暗含「引誘(izana-u)」之意,而「歧(ki)」和「美(mi)」分別表示男女。接受了高天原(天上之國)天神的命令後,兩尊神靈從高天原降落到「天之浮橋」,站在橋上用「天沼矛」攪動海水。提起天沼矛後,矛頭的鹽水不斷滴落,鹽分堆積形成了「淤能棋呂島」。有說法認為,伊邪那歧原本是以淡路島為中心的瀨戶內地區的海人族的神靈,淤能棋呂島的故事背後,能窺見古代製鹽法的身影。

兩尊神靈降臨淤能棋呂島,並一如其神名所示「相互引誘的男女」,成為史上第一對夫妻。二神決定各自繞著「天之御柱」行走,並在相遇之處行周公之禮。但是由於相遇時妻子伊邪那美先說話了,被視為不祥,所以這次出生地「水蛭子(Hiruko)」被二神棄入蘆葦船中,隨波而去。一般認為這種行為是受了「夫唱婦隨」的儒家思想的影響。

水蛭子在《日本書紀》中表記為「蛭兒(Hiruko)」,長到3歲也無法站立行走,因此本居宣長的觀點認為他是「像水蛭那樣沒有骨頭的孩子」。此外,成書於900年代的《新撰字鏡》和《和名抄》等字書中,將步行困難的病狀表記為「ヒルム(Hirumu)」,所以也有人認為這是「ヒルコ(Hiruko)」一詞的語源。

在《古事記》《日本書紀》中被描寫為負面存在的水蛭子,也有觀點認為他最早其實是男性太陽神。《日本書紀》中太陽神天照大神的別名是「Oohirume」,拆開來看就是「大(Oo)+日(hi)+之(ru,同‘no’)+女(me)」,也就是「大日之女」的意思。那麼按這一念法,「Hiruko」則可以解釋為「日(hi)+之(ru,同‘no’)+男(ko)」,「日之男」了。「ko」和「me」,在這裡跟「Otoko / Otome」、「Hiko / Hime」、「Musuko / Musume」一樣,分別表示「男 / 女」的意思。也就是說,大和政權不可能承認天照大神之外的太陽神的存在,因此「水蛭子」自然就被除名了。而順水漂流的棄嬰水蛭子後來停止了漂泊,並被尊為帶來漁業豐收的神靈,與後世的」蛭子神(Ebisu-shin,又名惠比壽神)」合體了。

此後,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又重新繞柱而走,等再次相遇時,由男方先說話,再行周公之禮,於是便順利誕生了淡路島等日本列島的各個島嶼。列島的名稱為「大八島國」。這裡的「八」是概數,表示很多的意思,所以這個名字可以解讀為「由多數島嶼組成的大國」,而在律令制度之下,「大八島國」就成了日本對內使用的國號。

標題圖片:日本三景之一的天橋立(京都府宮津市)。根據《丹後國風土記》的佚文記載,誕下國土後,伊邪那歧為了回到高天原而建造了一座橋,但沒想到在他睡著後,這座橋就坍塌了,於是便有了天橋立這個景觀。

標題圖片:PIXTA

關鍵詞

日本 皇室 歷史 日本史 天皇 神話

松本直樹MATSUMOTO Naoki簡介與署名文章

早稻田大學教育綜合科學學術院教授。1963年出生於東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系畢業,該大學研究所文學方向博士後期課程退學。博士(文學)。曾任該大學副教授,2008年起任現職。2018年起擔任該大學理事一職。專業是上代日本文學,主攻《古事記》《日本書紀》以及各國風土記等古代神話。主要著作有《古事記神話論》(2003年,新典社)、《出雲國風土記注釋》(2007年,新典社)、《從神話解讀古代日本—古事記、日本書紀、風土記—》(2016年,築摩書房)。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