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這件事,會不會後悔?!:一個完全沒有日本背景的臺灣女生在日本和「新卒生」一起找工作的日子

財經 生活 工作勞動 臺灣香港 社會

支心賢 [作者簡介]

在沒有正式學日文的情況下,拿觀光簽證入境日本,跟著日本新卒學生(應屆畢業生)一起找工作,最後獲得內定,3年之後再轉職的故事。

Shin Chan Shin Chan

出生於臺灣,在一個傳統三代同堂的大家庭裡長大,因為人來瘋的個性加上對人的好奇心,20歲時意然決然的休學去美國讀書。26歲畢業,沒上過日文語言學校,用幼稚園程度的日文,跟著日本新卒一起找工作。不是設計科畢業的,卻當了三年半的平面設計師。長期與外國人士接觸的關係,以及超強的適應環境能力,更加確認自己適合面對人群的工作。30歲轉職到Blink coworking space(共享辦公室)當任社群經理,協助日本國內外新創企業,幫他們與其他的商業服務做連結。

努力追求目標,拓展自身的潛能

去年我在考慮轉職的時候,曾有想過要是否離開日本,回去臺灣或是去別的國家。在日本工作了3年半我也出現了所謂的撞牆期:生活上想玩的、想看的、想吃的、工作上想學的好像都累積的差不多了。當時的我問了自己,現在這個時候回臺灣有比較好嗎?得出答案之前剛好遇到現在的公司,新的工作內容和未來發展又刺激了我想再衝刺冒險的心。目前還沒有想要離開日本,畢竟在這裡累積了自己的人脈也熟悉了這邊的工作氣息。也因為在這個公司接觸到的新創產業跟國際人才,讓我開始幫助一些在臺灣的新創人才到日本之後的發展。

回頭看,一開始來日本的時候,我其實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但是我很清楚自己能做什麼和什麼是我現階段做不到的。例如我懂得善用自己身為外國人的身分和語言的優勢。如果想來日本工作,光是語言上就占了滿大的優勢,不論你是只會說中文和英文,抑或只會說中文也好,這都會大加分。

在經歷過傳統的新卒就職活動,從一個日本的中小企業跳到新創外商公司的過程中,雖然面臨了許多挑戰,但是這條路是我自己選擇的,而這種認命的態度也讓我學到了不只是知識上的技能,還有更容易接受和融入當地文化。我並不是獨來獨往只顧自己,而是對自己所有的抉擇負責任。

當我做每個決定時,都會思考一件事:不做這件事,會不會後悔?!所以只要我想做我就會很努力的去追求。千萬不要間斷你的好奇心,因為往往你會發現,其實你有很多潛能,只是還沒被發現而已。只要不斷的延伸自己的可能性,總是有成長的機會。

標題圖片:Shin Chan(筆者攝影)

關鍵詞

日本 就職 雇用 臺灣 日語 WORKLIFE IN JAPAN 台湾 雇用 就職 日本語 台湾 雇用 就職 日本語

支心賢Mark CHIH簡介與署名文章

共享日本職涯、海外故事的平臺「Worklife in Japan」聯合創辦人。日商公司企劃部主任。美國南加州大學MBA。「Worklife in Japan」連結海外網絡,讓出國 (工作/生活/創業)更加容易,並拓展海外交際圈,了解求職管道以及日本商業最新趨勢。 官方網站:https://www.worklifeinjapan.net/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