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這件事,會不會後悔?!:一個完全沒有日本背景的臺灣女生在日本和「新卒生」一起找工作的日子

財經 生活 工作勞動 臺灣香港 社會

在沒有正式學日文的情況下,拿觀光簽證入境日本,跟著日本新卒學生(應屆畢業生)一起找工作,最後獲得內定,3年之後再轉職的故事。

Shin Chan Shin Chan

出生於臺灣,在一個傳統三代同堂的大家庭裡長大,因為人來瘋的個性加上對人的好奇心,20歲時意然決然的休學去美國讀書。26歲畢業,沒上過日文語言學校,用幼稚園程度的日文,跟著日本新卒一起找工作。不是設計科畢業的,卻當了三年半的平面設計師。長期與外國人士接觸的關係,以及超強的適應環境能力,更加確認自己適合面對人群的工作。30歲轉職到Blink coworking space(共享辦公室)當任社群經理,協助日本國內外新創企業,幫他們與其他的商業服務做連結。

拿觀光簽證到日本參加新卒說明會

當時在美國語言學校的時候,在完全不講中文的情況下認識了不少日本朋友,和他們相處中同時學會了一些日文,自然而然可以用日文做簡單的溝通。在要畢業的那一年我玩票性質的跟一群日本朋友參加了針對日本市場人才招募的Boston Career Forum,和一些日本公司面試。 雖然最後沒有拿到工作機會,理解到日本對雙語人才的需求,決定直接回臺灣之前再挑戰一次日本的就業市場。

在沒有特別專長的領域和工作經驗,也不懂日本的新卒(應屆畢業生)就業情況之下,只覺得跟日劇裡面一樣,跟著新卒跑說明會。在沒有明確打算的情況下拿著旅遊簽證飛到東京,開始了我的日本就職活動。

那時沒特別為自己設定目標,只是想在限定的時間內努力嘗試,盡可能表現出自己,希望受到公司單位的評價。一到日本,借住在日本朋友家之後,馬上申請了所有能參加的就職說明會,但在我全力衝刺的兩個半月裡遭受了不少挫折。曾經還因為是外國人,被人事單位通知無法參加說明會。即便順利參加了說明會,也因為我沒受過正統的日文訓練,每次筆試都像是在考日文檢定一樣。我當時每次結束了說明會或是面試都會盡快做筆記,記住那些第一次聽到的新單字和日本人的說話禮儀。這麼密集的訓練也讓我的察言觀色能力大大提升,就算聽不太懂面試官的問題,也可以從面試官的表情或是其他面試者的回答裡找出答案。

下一頁: 幸運地收到錄取通知,開始了在日本的職場生涯

關鍵詞

日本 就職 雇用 臺灣 日語 WORKLIFE IN JAPAN 台湾 雇用 就職 日本語 台湾 雇用 就職 日本語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