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不」怦然心動的人生中的垃圾屋主人們

社會 生活

平成時代的30年間,便宜貨受到追捧,我們已經習慣購買廉價商品,用完就丟的生活形式。許多人明明收入不錯,卻全用便宜貨。這種生活方式或許是催生「垃圾屋」的一個原因。「Magonote」公司一年大約會接到主要來自東京都內的850件垃圾屋打掃的工作。我們聽取了該公司社長佐佐木久史對垃圾屋問題的看法。

佐佐木久史 SASAKI Hisashi

1969年生於大阪市。垃圾屋清潔公司MAGONOTE社長。他認為垃圾屋是一個社會問題,除了為客戶提供改善生活的建議外,還面向有關專家,開展在家醫療、老年人問題等講座。

收拾房間就是收拾人生

有些客戶是出於「突然調動工作」「有人要來檢查燃氣器具」等理由來找我們的。但擺脫垃圾屋的生活狀態,並非一件被動的事情,如果本人不主動「想要做點什麼」,那就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而且,靠專業清潔公司「在自己外出的半天時間內打掃乾淨」也不行。我們的原則是要求本人參與。見證堆滿垃圾的房間逐漸變得乾淨整潔的過程,就等同於重播觀看自己的這段生活。我們希望這樣能避免客戶幾個月後再次回到垃圾屋的生活狀態。

在垃圾生蛆,彌漫腐臭的環境中作業,有時甚至還要一整天和屎尿打交道,這絕非一份輕鬆的工作。許多人就算進了我們公司,也做不到3天。不過,我想,我曾經意外地幫助被逼到想要自殺的女大學生打消求死的念頭,也曾經為某個人的人生轉變提供了契機。能夠參與到人們的人生劇本之中,或許就是這份工作的樂趣所在。如果失去這種樂趣,那就和苦行僧並無兩樣了。我深切地感到,整理房間就是整理人生。

標題圖片 : 垃圾屋打掃前/打掃後(Magonote公司提供)

採訪、編輯:nippon.com編輯部

關鍵詞

垃圾屋 KonMari 近藤麻理惠 斷舍離 極限民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