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發明的「大同電鍋」,在臺灣重生後打進日本市場

生活 飲食 臺灣香港

近年來大同電鍋在日本掀起一陣熱潮。臺灣人家家戶戶都有的國民電鍋,其實原型來自60年前的日本電鍋,後來卻在臺灣成為普及的長銷商品。如今重返日本而受到關注。

大同公司的成長軌跡

大同公司是一間設立於1918年的建設公司。該公司於1942年創立「大同工業專科學校(現在的大同大學)」,1949年開發了第一台臺灣品牌的電風扇。其後受到東芝的技術支援,1960年大同電鍋問世。以此為契機,大同公司就像日本的東芝一樣,開始製造冰箱、電視機,一躍成為臺灣家電製造界的頂尖大企業。

1970年代之後,受到臺灣政府的請託,參與國家十大建設專案,建設桃園機場的變電所等等,可以說大同公司是隨著臺灣這個國家一併發展起來的。現在的大同公司也進行太陽能板、液晶螢幕等製品的開發,事業漸趨多元。創業超過100年的大同公司,在2018年的統計裡共售出大同電鍋50萬個。大同電鍋也有陸續推出新型號,不論以前或是現在,大同電鍋都是大同公司「門面」般的存在。

廚房不可或缺的幫手

從我尚懵懵懂懂初知人事的幼年期開始,家中就已有了大同電鍋。我父親是臺灣人,我從出生後沒多久,就因為父親的工作而開始在臺灣生活;母親是日本人,她常常站在廚房內,為家人做著一道又一道的料理。

廚房裡總是充滿美味的香氣與令人雀躍的聲響。食物攪拌器高速轉動的聲音轟轟作響;豪放甩動炒鍋時湯勺和鍋底碰撞發出鏗鏘金屬聲,菜刀在砧板上咚咚咚咚,極富節奏感地切出各種食材。只要母親出馬,不論是父親愛吃的日本料理,或是我愛吃的臺灣料理,都一道又一道地完成,陸續搬到圓形餐桌上。

廚房裡擺著滿滿的廚具,其中最努力運作的,當屬大同電鍋了。

我家的大同電鍋鍋體是綠色的,由於蒸氣從鍋蓋的縫隙不斷漏出,銀色的鍋蓋便一直震動,發出匡匡噹噹的輕微聲響。從蒸氣的氣味,往往可以猜出裡面是什麼料理。

例如「瓜仔肉」,這道料理將絞肉和醃小黃瓜混合,中間打上鹹蛋黃,再放進電鍋蒸熟,五香粉的香氣令人欲罷不能,在臺灣是不分男女老幼,大家都相當喜愛的下飯料理。其它還有熱騰騰的茶碗蒸、雞湯、或是發糕、肉包等,都一樣一樣從大同電鍋裡運到餐桌上來。

利用大同電鍋煮的菜肴(筆者攝影)
利用大同電鍋煮的菜肴(筆者攝影)

只要按下按鈕就什麼都做得出來的大同電鍋,在當時的我看來簡直像是阿拉丁的魔法神燈。我11歲那年,家裡決定移居日本,母親最先放進搬家行李的,也是這個大同電鍋。

下一頁: 方便簡單的使用法,普及家家戶戶

關鍵詞

電鍋 東芝 臺灣 大同電鍋 台湾 東芝 大同電鍋 東芝 大同電鍋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