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語》的魅力(1):日本古典文學巔峰巨作,深度影響了日本文化的形成

文化

島內景二 [作者簡介]

《源氏物語》這部著作凝聚著日本文化的精華。儘管成書于平安時代,但至今依然熠熠生輝,被讀者廣泛閱讀。

多情公子光源氏的一生:光與影交織變幻

《源氏物語》這部作品語言優美,故事情節波浪起伏,書中人物個性鮮明,經典場景令人記憶深刻,同時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和感人至深的主題,因此始終屹立在日本文學的巔峰,經久不衰。

首先,《源氏物語》以詩一般優美的語言寫成。比如,第54卷即最後一卷的標題,是表達人生虛幻無常之意的「夢浮橋」,這個美妙的詞語屢屢被用於日本中世的和歌之中,也見於近現代小說的標題。《源氏物語》在日本文學中的作用,猶如《聖經》和莎士比亞作品之於歐洲。

書中的故事情節也是跌宕起伏。主人公光源氏為上天所眷顧,容貌俊美、光彩照人。他降生時貴為皇子,後卻被降為臣籍,脫離了皇族,但他卻展現出非凡的人格魅力。他所經歷的戀情,恐怕涵蓋了世界上所有小說的戀愛模式——與皇后及人妻私通,挑戰宗教禁忌,與奶奶級女子之間的戀情,等等。正如月有陰晴圓缺一般,多情的光源氏終其一生,始終生活在光(幸福)與影(不幸)的交替變幻中。

光源氏也是一位旅人。他失勢後被逐出京城,遠走他鄉。在須磨居住了約1年,後移居明石1年半時間,在簡陋的房屋中閉門索居。藤原定家以光源氏隱居生活為題材創作的和歌(*1),在日本中世千利休創立茶道(Wabi茶)時起到了重要作用。

描繪光源氏在須磨幽居情形的《源氏物語 須磨松風圖屏風 右扇》(學習院大學資料館藏)
描繪光源氏在須磨幽居情形的《源氏物語 須磨松風圖屏風 右扇》(學習院大學資料館藏)

結束羈旅生涯的光源氏返回都城,建造了一座大型宅邸六條院,將妻子和女兒們安置在這裡。這座宅邸由4個邊長120公尺的正方形區域構成,分別象徵著春夏秋冬四季之美。光源氏在六條院內一邊欣賞美麗的四季風光,一邊享受著與心愛之人共同生活的喜悅。

江戶時代的詩人松尾芭蕉將俳句發揚光大,他創作的俳句如今在世界範圍內廣為流傳。俳句中必定包含季語,有一本季語的集錦集名為《歲時記》,是日本人審美意識的結晶,《源氏物語》中描寫的六條院的日常生活正是這本書的原點。

(*1) ^ 《新古今集》中收錄的和歌「見渡せば花も紅葉もなかりけり浦の苫屋の秋の夕暮れ(放眼環望處,春花紅葉皆不見。秋日斜陽裡,唯有茅屋立海灘)」,正是基於《源氏物語》明石卷的「なかなか、春秋の花紅葉の盛りなるよりは、ただそこはかとなう茂れる陰どもなまめかしきに(嘉木繁茂,蔥蘢可愛,比春天的櫻花和秋天的紅葉更加優美)」而創作的。

下一頁: 村上春樹的作品中也有源於《源氏物語》的場景

關鍵詞

日本文學 文學 日本文化 古典文學

島內景二SHIMAUCHI Keiji 簡介與署名文章

國學家、文藝評論家,電氣通信大學教授。1955年生於長崎縣。在東京大學跟隨秋山虔研究《源氏物語》。1984年在該大學研究所修滿博士課程學分後退學。文學博士。主要著作有《源氏物語的故事》(新潮社,2008年)、《三島由紀夫 注入豐饒之海》(MINERUVA書房,2009年)、《大和魂的精神史 從本居宣長到三島由紀夫》(WEDGE,2015年)。

系列報導